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43章 符号迷宫(12月25日 全天)

第643章 符号迷宫(12月25日 全天)(2 / 2)

“第二,”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小吴和老赵,最后落在王铁柱身上,“深挖!古籍的来源,每一片残页的流转路径,经手过它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位提供线索的老教授,他的人际网络、学术交流、近期接触的所有异常信息,都要像梳篦子一样过一遍,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同时,启动‘溯源’行动,动用所有可信的、非官方的民间信息渠道,查找与这种符号系统相关的任何现代线索——文物市场、古籍收藏圈、冷门学术团体、甚至是某些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特殊组织。铁柱,你负责协调外围,卫国那边的情报网,也要动起来。”

王铁柱沉声应道:“是!我马上联系卫国,他那张网,捞点市井里的‘怪鱼’最在行。”

“记住,” 李玄策的指尖重重地点在桌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如同战鼓擂动,“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跨越漫长时空的对手。它留下的痕迹,既是谜题,也是陷阱。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任何发现,无论大小,无论看起来多么荒谬,第一时间上报!”

命令清晰下达,目标明确锁定。会议室里凝滞的空气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动力,刚才的沉重压抑,迅速被一种高度聚焦的紧张感和临战状态所取代。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键盘敲击的嗒嗒声、低声而快速的讨论声重新响起,每个人都迅速进入了角色,像精密的齿轮开始高速咬合运转。

李玄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的圣诞灯火依旧璀璨,勾勒出冰冷的钢铁森林轮廓。他将自己沉入宽大的皮椅中,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桌上,一份刚刚送来的文件静静地躺在那里。深蓝色的封面上,只有两个醒目的朱红色大字——“绝密”。这是启动“玄鉴”预案的正式申请文件,厚厚的一叠,像一块沉重的砖石,压在他的心头。他拿起钢笔,笔尖悬停在签名栏上方,墨迹在灯光下凝成一粒饱满的黑点,仿佛凝聚着千钧的重量。签下去,就意味着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深渊的大门,可能释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可能引来更可怕的飓风。他闭上眼,脑海里闪过冰湖上巨大的裂纹,闪过李天枢在冰面上摔倒时惊愕的小脸,闪过方清墨沉静而带着关切的目光。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神锐利如刀,再无半分犹豫。笔尖落下,力透纸背,在纸页上留下一个刚劲而决绝的名字——李玄策。他将签好的文件递给等候在旁的机要秘书,声音低沉而稳定:“即刻呈递,最高优先级。”

秘书无声地接过,快步离去。

夜幕彻底笼罩了京城。李玄策没有离开。他独自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在他深色的瞳孔里倒映出流动的光河,喧嚣而冰冷。与窗外的热闹形成残酷对比的,是他此刻内心的寂静与凝重。那白板上交织的符号迷宫,如同活了过来,在他眼前缓缓旋转、延伸、变幻,构成一个庞大而幽深的未知宇宙。那冰湖的寒意,那古籍的墨香,那潜藏千年的秘密,如同无形的丝线,将他紧紧缠绕。

就在这时,他放在内袋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特定的家人频率。他拿出来,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方清墨的彩信。

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是在家中的书房拍的。柔和的台灯光线下,一方古朴的砚台里,新墨犹润。旁边,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天工开物》,书页停留在“冶铸”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书页旁放着的一个用泛黄宣纸精巧折叠而成的立体几何模型,那结构异常复杂,由无数细小的三角和菱形面构成,在灯光下投射出奇妙的阴影。模型的旁边,放着一片刚削下来的、带着清香的苹果皮,那苹果皮被灵巧地卷曲成了一个问号的形状,俏皮地指向那个几何模型。

方清墨什么都没说,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她在用她的方式告诉他:她在,她在思考,她在用自己的领域,默默呼应着他面对的迷局。那宣纸的模型,或许是她从古籍纹饰或机械构造中得到的灵感?那苹果皮的问号,是好奇,是关切,更是一种无声的陪伴——纵使前方是符号的迷宫,是千年的冰封,家中那盏灯,那缕墨香,那份心有灵犀的懂得,永远是他可以停泊的港湾。

一股温热的暖流,悄然驱散了心湖深处的一角寒冰。李玄策凝视着手机屏幕,紧绷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他将手机紧紧握在掌心,仿佛汲取着那无声传递过来的力量。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圣诞的灯火依旧在狂欢,而在这栋沉默的建筑深处,一场跨越古今、探索未知核心的艰险征程,已然在漫天的人造星光和古老的符号谜题中,无声地拉开了帷幕。山雨欲来,风已满楼。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沉入丹田,将所有的疑虑和重负都压了下去,只余下磐石般的坚定。转身,他走向办公桌,桌面上,关于那位关键老教授的详细档案,正等待着他去开启下一个篇章。灯光将他伏案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像一柄即将出鞘、刺破迷障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