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42章 冬至饺子(12月22日 傍晚)

第642章 冬至饺子(12月22日 傍晚)(2 / 2)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定在了儿子手中那个奇特的饺子上。边缘那道不规则的豁口,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豁口深处,墨绿色的韭菜馅料隐约可见,蜿蜒曲折的形状……竟诡异地与早上冰湖上那幅用巨大裂纹勾勒出的、玄奥冰冷的遁卦卦象产生了重叠!冰冷坚硬的冰层,幽蓝刺目的微光,那吞噬一切的裂纹……画面如此鲜明地撞入脑海,清晰得令人窒息。他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指节微微泛白。

口中的饺子仿佛失去了所有滋味,只剩下机械的咀嚼。李玄策强迫自己咽下食物,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才将那股骤然涌起的寒意压下去。他抬起眼,视线状似无意地扫过餐桌对面的方清墨。

方清墨正安静地吃着饺子,动作优雅。她似乎并未特别注意父子俩的对话,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然而,就在李玄策目光投来的瞬间,她仿佛心有所感,恰好也抬起了眼帘。

两人的目光在火锅升腾的氤氲热气中无声交汇。

没有言语,没有惊愕。方清墨那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里,清晰地映着李玄策瞬间的失神和那未能完全掩饰的紧绷。她的眼神深邃而通透,没有询问,没有担忧的追问,只有一种近乎悲悯的了然和一种磐石般的沉静。那目光仿佛在说:我知道了,我懂,我在这里。

这份无声的默契和理解,比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更有力量。它像一道温热的屏障,将试图重新侵袭而来的冰湖寒气稳稳地挡在了外面。李玄策心头那根骤然绷紧的弦,在这无声的抚慰下,缓缓地、缓缓地松弛下来。他微微吸了一口气,火锅温暖湿润的空气重新充满了胸腔。

“嗯,是有点怪怪的裂缝,” 李玄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他避开了卦象的具体描述,用筷子轻轻点了点李天枢那个裂开的饺子,顺着孩子天真的视角说下去,“不过我们小枢这个‘神龟’,说不定是嫌馅儿太多,想透透气呢!” 他试图扯出一个笑容。

“才不是透气呢!” 李天枢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小脸一扬,带着孩童特有的固执和天马行空,“它是神龟!壳裂开了是要变身!变成……变成大飞船!咻——飞到星星上去!” 他挥舞着小手,模仿着飞船升空,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童稚的幻想。

孩子纯真无邪的想象力,像一道温暖的阳光,彻底驱散了李玄策心中残留的阴霾。他看着儿子兴奋的小脸,听着他叽叽喳喳地开始讲述白天学校里关于冬至的趣事——老师教唱的九九歌,同学们互相比较谁带来的饺子形状最奇怪,还有他把同桌小女生的橡皮当面团“擀”了的乌龙事件……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有些混乱却无比鲜活的细节,像汩汩暖流,彻底冲散了冰湖带来的沉重。

李玄策脸上露出了今晚最真切、最放松的笑容。他不再试图掩饰那份笨拙,也夹起一个自己包的歪扭饺子放进儿子碗里,打趣道:“好,那爹爹这个‘将军肚’,就当你的补给站,给神龟飞船加油!”

方清墨看着眼前这一幕,丈夫眉宇间重新舒展的柔和,儿子无忧无虑的笑脸,她的唇角也弯起温柔满足的弧度。她没有追问那个“有点奇怪的地方”,只是又夹了一个热腾腾的饺子放进李玄策碗中,温言道:“慢点吃,锅里还有。这冬至的饺子啊,吃足了,才能顶得住一冬的寒。” 她的话语平常,却像是一句温暖的咒语,蕴含着家的力量和对未来的期许。

屋内的气氛彻底回暖,比火锅蒸腾的热气更加融融。欢声笑语再次填满了小小的空间。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得更多了,将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冬至长夜隔绝成一个模糊的背景。窗内,灯火可亲,人影温馨,食物的香气与亲情的暖意交织缠绕,构成这漫长寒夜里最坚实、最温暖的堡垒。

李玄策彻底放松下来,沉浸在这份平凡的幸福里。他大口吃着妻子夹来的饺子,听着儿子兴高采烈的讲述,偶尔插上一两句。紧绷的神经如同浸入温水的冻土,慢慢舒展,积蓄着面对前方未知道路的力量。他知道冰湖的秘密不会消失,那幽蓝的光、卦爻的警示、潜藏的暗流,依旧在遥远的高原深处蛰伏。但此刻,这满屋的暖,妻儿安稳的笑靥,方清墨那沉静而充满力量的目光,已为他披上了一层无形的、足以抵御任何严寒的铠甲。

饭毕,碗盘撤下。李天枢揉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满足地打了个小小的饱嗝,被方清墨笑着带去洗漱。李玄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冰面的刺骨寒冷。他轻轻握了握拳,仿佛要将那残留的寒意彻底捏碎。

身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方清墨悄然走近,手中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清新的茶香幽幽散开。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温热的茶杯轻轻放在窗台的小几上,然后安静地站在他身侧半步远的地方,一同望向窗外无边的夜色。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撑和陪伴。

李玄策端起茶杯,温热的瓷壁熨帖着手心。他抿了一口,微涩回甘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由内而生。他侧过头,看向身边的妻子。暖黄的灯光勾勒着她沉静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柔和的弧影。他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最终却只化作一句低沉的轻唤:“清墨……”

方清墨闻声转过头来,迎上他的目光。她的眼神依旧清澈而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他心中翻腾的一切。她微微弯起唇角,露出一个极淡却无比安心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窗玻璃上,映着一双依偎的剪影,无声胜有声。窗外,冬至的漫漫长夜依旧寒冷而深重。但窗内这一方小小的天地,灯火如豆,暖意长存,足以支撑起守护者疲惫的身躯,足以抚慰惊魂,足以积蓄起穿透任何黑暗、迎接下一个黎明所需的全部勇气与力量。

更深露重,四合院彻底沉入安眠。正屋的灯熄了,只余窗棂透出一点朦胧的光晕。方清墨坐在书桌前,并未就寝。一盏绿罩子的老式台灯散发出柔和的光圈,照亮了摊开在桌面上的厚重书册——《天工开物》。她白皙的手指轻轻拂过泛黄的书页,停留在“舟车”卷的插图之上,古老的漕船在泛黄的纸页间扬帆。灯光将她的剪影投在书页上,纤毫毕现,带着一种专注而沉静的力量。

而在她身后不远的小床上,李天枢早已沉入甜甜的梦乡。小家伙翻了个身,无意识地咂咂嘴,仿佛梦里还在回味那冬至饺子的鲜美。他那沾着一点面粉的小手,软软地搭在温暖的被子上,指尖微微蜷着,指向卧室的窗户。

那扇玻璃窗上,白日里凝结的水汽尚未完全消散。就在那朦胧的雾气之上,不知何时,被一只稚嫩的小手画下了一幅简朴却充满童趣的消寒图。八十一个格子组成的“九九梅花图”,此刻已有七十多个小格子被不同颜色的蜡笔仔细地涂满了——朱红、靛蓝、鹅黄……每一个小小的色块,都像是这个不平静年份里一道或明或暗的刻痕,无声地记录着那些惊心动魄与柳暗花明。

窗外的夜空,浓黑如墨。一弯清冷的冬月不知何时已悄然攀上中天,挣脱了云层的束缚,将水银般的清辉无声地洒落下来。皎洁的月光穿过冰冷的空气,温柔地覆盖在窗棂上,也覆盖在窗内那幅小小的、色彩斑斓的消寒图上。月光流淌过那些稚拙的笔触,将那些或温暖或凝重的色彩,都浸润在一片朦胧而恒久的、清冷而温柔的银辉里。

这月光,如同古老而永恒的注视,静静地守护着窗内的温暖,也遥遥地映照着远方高原上那片曾惊心动魄的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