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铁柱伯伯来了!”李天枢清脆的声音响起。孩子站在田埂上,小手指向另一条进山的小路。
只见王铁柱那高大魁梧的身影正大步流星地走来。他肩上扛着一个沉重的、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件,露出的部分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他身后跟着两个徒弟,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放着鼓风炉、铁砧和几块颜色暗沉的特种合金锭。
“李部!东西打好了!”王铁柱走到田边,声音洪亮,带着铁匠特有的铿锵。他解开油布,赫然露出一具造型奇特的犁头!这犁头并非传统的生铁铸造,而是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近乎墨蓝的金属光泽,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如同水波般的锻造纹理。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犁头锋锐的弧形刃面上,用极细的银线镶嵌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细看之下,竟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解毒方剂——“甘草解百毒,绿豆利水湿,土茯苓渗湿热…” 字字清晰,如同镌刻在武器上的古老咒文。
“按您说的方子,熔了那几块航材废料,加了点俺自己琢磨的‘柔筋散’(指增加金属韧性的配方),”王铁柱拍了拍冰冷的犁壁,发出沉闷的响声,“刃口嵌了银线方子,一犁下去,毒土翻个身,药性跟着渗进去!这叫‘以金克毒,以药润土’!”
普沙老爹和围拢过来的哈尼汉子们看着这闪烁着寒光、刻着药方的奇异犁头,眼中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下田!”李玄策沉声道。
王铁柱低喝一声,与两个徒弟合力将特制的排毒犁套在健壮的耕牛身上。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耕牛迈开沉稳的步伐。那墨蓝色的奇异犁头,闪烁着银色的药方文字,如同斩妖除魔的利刃,深深地切入那片散发着幽蓝死光的病态土壤!
“哗——啦——”
泥浪翻滚,被深翻出来的土壤不再是灰白,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黑褐色,混合着新加入的修复剂颗粒。一股泥土特有的、带着微腥的清新气息,随着犁铧的前行,顽强地从被污染的腐臭中挣脱出来,弥散在空气里。犁刃上镶嵌的银线药方,在泥土的摩擦下,似乎流转着微不可察的温润光泽,如同注入大地的生命符咒。
李玄策弯腰,从新翻开的、散发着生机的湿润泥土中,再次拾起一枚被翻出的芯片。他抹去泥污,目光锐利如刀,盯着上面那个旋转45度后才显现真容的“寒霜”标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旁边普沙老爹用废旧电路板拼贴出的祖先迁徙路线图——那象征澜沧江的蓝色电阻带,那代表高黎贡山的黑色主板碎片。
一个极其大胆的猜想,如同闪电般劈开迷雾!
他猛地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操作,调出方清墨之前传给他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黄道十二宫壁画的数码扫描图。他迅速将壁画中代表“室女座”区域的星图放大,再放大!那些古老的星辰连点,那些表示行星运行的弧线…其几何排布的角度、核心节点的位置…竟与眼前梯田上,普沙老爹用电子垃圾拼贴出的祖先迁徙图中,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和“聚居地”符号,呈现出惊人的镜像对称!尤其是一个表示“圣山祭祀”的、用金色电容拼成的三角形符号,其角度和位置,与壁画中室女座主星旁一个不起眼的辅星标记,几乎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
李玄策的心脏狂跳起来。哈尼先民绘制迁徙图时依据的古老星象指引?还是“寒霜”计划的布置者,刻意利用甚至篡改了这些深植于当地民族记忆的星图密码,来定位他们的环境武器节点?敦煌壁画星图、哈尼迁徙图、梯田污染点、“寒霜”标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在旋转了45度的诡异视角下,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正在焕发生机的新翻田地,越过王铁柱奋力驱策的耕牛和那闪烁着药方寒光的犁头,越过周卫国车队在山道上留下的、如同茶马古道复活般的白色编号轨迹,投向西北方那遥不可及的、风沙与星辰交织的敦煌。
梯田里的芯片,不仅指向大地之毒,更指向星空之下,一场跨越时空的密码暗战。普沙老爹无意中用垃圾拼出的祖先密码,竟成了破解敦煌星图背后更大危机的关键钥匙!这层层叠叠的梯田,不仅是稻米的摇篮,此刻更成了破译天机、守护山河的棋盘。他握紧了手中那枚冰冷的芯片,也握紧了连接大地与星辰的沉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