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91章 夜市地契(2011年4月27日)

第591章 夜市地契(2011年4月27日)(1 / 2)

四月的晚风带着白日未散的燥热,卷过潘家园夜市喧嚣的人潮,裹挟着烤串的焦香、油炸臭豆腐的浓烈、廉价香水的甜腻,还有无数真假古玩散发的陈旧尘土气息。霓虹招牌闪烁迷离,将攒动的人影投射在青石板路上,光怪陆离,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欲望的万花筒。在这片沸腾的市井烟火深处,罪恶正披着“淘宝捡漏”的外衣悄然交易。

李玄策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对襟褂子,袖口磨得微微发亮,鼻梁上架着一副略显夸张的黑框圆片眼镜,手里盘着两个油光水滑的山核桃,慢悠悠地踱步在一个个摊位前。他此刻的身份,是津门来的“古玩商”李掌柜,专门收些冷门的“金石杂项”。他看似随意地浏览着那些真假莫辨的铜钱、瓷片、旧书,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丝动静,尤其是那些刻意压低的、带着特定行话的交谈。

“这位爷,掌眼瞧瞧?”一个尖嘴猴腮、眼神滴溜乱转的摊主凑上来,神秘兮兮地掀开破毡布一角,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青铜箭头,“刚‘土里翻身’的,商周老坑货!包浆厚实!”

李玄策眼皮都没抬,用核桃在掌心不紧不慢地转着圈,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带着津门特有的懒洋洋腔调:“商周?我看是上周的吧?‘皮壳’做得倒像那么回事,可这‘土锈’……呵,酸咬的?味儿还没散尽呢。”他嘴里蹦出的,正是赵小满当年痴迷鼓曲时,硬拉着他学来的京津古玩行当里的“切口”黑话。

那摊主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缩了回去,嘴里嘟囔着“不识货”。

李玄策继续往前走,目光看似散漫,实则如同精密的雷达,扫过每一个可疑的角落。他的目标,是“铯胶囊案”顺藤摸瓜查到的下线——一个绰号“泥鳅”的文物走私掮客。情报显示,“泥鳅”今晚会在这里,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交接一批夹带在黑市文物中的“硬货”。

夜市深处,靠近公共厕所的一个相对僻静角落,支着一个不起眼的烧烤摊。烟熏火燎中,一个系着过大围裙、小脸被炭火烤得红扑扑的小男孩,正踮着脚尖,笨拙而认真地翻动着铁架上的肉串。正是李天枢!他身边,一个穿着花衬衫、戴着金链子、满脸横肉的“摊主”正唾沫横飞地招揽生意,目光却时不时警惕地扫向四周——正是伪装成烤串老板的行动队员。

“烤羊肉串嘞!新鲜的羊肉串!”李天枢奶声奶气地模仿着大人的吆喝,小鼻尖上沾着一点炭灰,大眼睛在烟火气中显得格外明亮。他稚嫩的童音和眼前这危机四伏的场面,形成一种奇异的张力。李玄策的目光在儿子身上短暂停留,心弦微紧,随即不动声色地移开,继续搜寻目标。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身材干瘦、走路微微佝偻、眼神像老鼠一样警惕闪烁的中年男人,出现在李玄策的视野里。他手里拎着一个不起眼的黑色旧公文包,在几个摊位前徘徊,不时与人低语几句,又迅速分开。目标出现——“泥鳅”!

李玄策不动声色地靠近,在一个堆满旧书报和杂项铜器的摊位前停下,拿起一个布满铜绿的、造型奇特的兽头门环把件,故意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人听到的声音,对摊主道:“这‘铺首’有点意思,‘土门’(指西夏)那边的老样式?可惜‘缺了星斗’,不成套啊。”

这句话如同一个无形的钩子,精准地抛向了“泥鳅”。“泥鳅”的脚步猛地一顿,小眼睛瞬间锐利地扫向李玄策,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慢慢踱了过来,也拿起摊位上另一件旧物把玩,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砂纸摩擦:“这位爷好眼力。‘星斗’难全,‘残盘’倒有一角,就怕爷……不识‘天河水’的深浅。”

“天河水深,自有舟楫渡。”李玄策眼皮微抬,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对上了“泥鳅”试探的眼神,“就怕‘舟’是纸糊的,‘楫’是朽木雕。”他巧妙地接住了对方关于“西夏星盘残片”和交易风险(天河水深)的暗语。

“泥鳅”眼中精光一闪,脸上挤出一丝干笑:“嘿嘿,爷是明白人。东西在‘匣’里,‘钥匙’……得验验成色。”他看似随意地拍了拍自己那个鼓鼓囊囊的旧公文包。

“好说。”李玄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不远处的烤串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