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53章 钢铁的意志(2010年12月10日)

第553章 钢铁的意志(2010年12月10日)(2 / 2)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我是李玄策,请王铁柱同志接电话。”

小伙子一愣,随即狂喜地冲着人群中心大喊:“铁柱哥!电话!是李部长!李部长电话!”

王铁柱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和油污。他几乎是踉跄着扑到电话机旁,颤抖着手接过话筒,声音嘶哑哽咽:“喂…喂!李…李部长!我是王铁柱!”

“铁柱!” 李玄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报告我第一时间看到了!专家组反馈也收到了!好!好样的!你们是好样的!国之柱石!真正的国之柱石!”

“李部长……” 王铁柱听到那熟悉的、带着肯定与赞许的“老班长”般的声音,刚刚平复一点的情绪再次决堤,他对着话筒,像个孩子般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语无伦次地喊着:“成了!李部长!成了!没给国家丢脸!没给您丢脸!轴承…轴承它争气!它…它扛住了!我们…我们…”

电话那头,李玄策没有打断他,静静地听着这位老同学、老战友在电话那头宣泄着积压已久的压力与成功的狂喜。他能清晰地听到电话背景音里工友们依旧激动的欢呼和掌声,那声音,比任何乐章都更动听。直到王铁柱的哭声渐渐平息,只剩下沉重的喘息和吸鼻子的声音。

“铁柱,” 李玄策的声音更加温和而有力,“擦干眼泪,挺直腰板!你和你的兄弟们,用汗水和钢铁,铸就了属于中国工人的荣光!这枚轴承,意义重大!它不仅能让我们的高铁跑得更快、更稳、更安全,更能大幅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便捷!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再难的‘卡脖子’环节,也卡不住我们中国人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智慧!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脊梁!我代表国家,也代表我个人,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谢…谢谢李部长!” 王铁柱用力挺直了腰板,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尽管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但那份属于大国工匠的骄傲和底气,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胸膛,“您放心!这只是开始!咱的手艺,只会越来越好!”

放下电话,李玄策站在办公室的窗边,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窗外是燕京冬日的萧瑟,但他心中却充满了暖意。他转身,对方清墨说:“清墨,听到了吗?铁柱他们,成功了!这才是真正的脊梁!没有这些扎根一线的‘笨功夫’,哪来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

方清墨也由衷地笑了,眼中闪烁着理解和敬佩的光芒:“是啊,玄策。实验室里的数据再漂亮,最终也要靠他们一双手、一颗心,淬炼成能扛住千钧之力的钢铁。这精神,千金难买。”

李玄策走到办公桌后,拉开一个很少打开的抽屉。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些私人物品。他翻找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二十多年前南方那个喧闹的机床厂车间。两个穿着油污工装的年轻人,肩并肩站在一起,对着镜头露出青涩而充满干劲的笑容。一个眉眼清俊,带着书卷气,是年轻的李玄策;另一个身材魁梧,笑容憨厚,正是同样年轻的王铁柱。他们身后,是庞大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机床。

李玄策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王铁柱那张年轻的脸庞,又看看窗外冰封的城市,仿佛跨越了时空,看到了哈市车间里那个激动落泪、却挺直了脊梁的身影。

“从一颗螺丝钉,到一枚关键轴承……” 他低声自语,嘴角噙着温暖的笑意,“铁柱,好兄弟,这路,我们走了二十年。但走得值!”

他让秘书将这张老照片扫描复印了一份,连同他的亲笔贺信,以及那份沉甸甸的验收合格报告,一同装订起来。贺信的末尾,他写道:

“钢铁的意志,血肉的温度。国之重器,始于匠心。致敬所有默默无闻的攻坚者!——李玄策”

这份特殊的贺礼,连同那份象征着胜利与尊严的轴承样品,将被永久珍藏。它讲述的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个关于信念、坚守与薪火相传的故事。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哈市车间里那团由钢铁意志点燃的火焰,温暖了燕京的决策者,也照亮了中国高端制造通往自主之路的又一个坚实台阶。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但春天,仿佛已在那枚冰冷的轴承深处,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