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蓝军’在国际市场散播恐慌,夸大我方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稀土用户全球性囤货,导致价格非理性暴涨暴跌,扰乱市场,如何平抑?”
“若非洲新矿开发遇阻(如环保、社区问题),‘蓝军’转而全力加速人工合成稀土或替代材料研发,并利用其技术优势设置专利壁垒,我方如何抢占技术制高点?”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重锤,敲打在“红军”成员的心上,逼迫他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审视政策背后更复杂的连锁反应和国际博弈的深层逻辑。争论时而激烈,时而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电子沙盘的光点在众人脸上明灭不定,映照出他们紧锁的眉头和飞速运转的思绪。咖啡续了一杯又一杯,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尽管室内有空气净化系统),窗外的城市灯火早已沉寂,只剩下会议室这片被蓝光笼罩的“战场”依旧激战正酣。
李玄策始终是风暴的中心。他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一针见血地指出推演中的逻辑漏洞或盲区。他不仅关注眼前的应对,更反复强调:“看远一点!再远一点!对手落子,要看到他三步之后想干什么!我们反击,也要想到三步之后会引发什么!博弈,是动态的,是连环的套索!”
当推演终于告一段落,窗外天际已透出蒙蒙灰白。巨大的电子沙盘上,红蓝交织的光点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惨烈厮杀,留下无数代表可能性、风险和应对策略的虚拟标记。
会议室里弥漫着精疲力竭却又高度亢奋的气息。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血丝,但眼神却比推演前更加锐利和清晰。大量的策略要点、风险预警、协同需求,被张涛飞速记录在加密终端里。
李玄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帝都正从沉睡中苏醒,晨曦的微光勾勒出城市庞大的轮廓。他端起那杯早已冰冷的茶,喝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他背对着众人,望着远处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异常沉稳:
“今晚推演,不是要吓倒谁。是要让大家看清,一粒‘工业味精’背后,牵动着多么复杂的棋局。这棋局上,有明枪,有暗箭,有围堵,有釜底抽薪,更有我们内部的缝隙和软肋。”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疲惫却专注的脸,“外部的诉讼、封锁、替代,都是明摆着的挑战。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能否稳住内部阵脚——能否堵住黑市的漏洞,能否引导产业健康转型不被外资乘虚而入,能否在阵痛中凝聚共识,真正把资源用在锻造我们自己的‘钢筋铁骨’上!”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拂过代表国内主产区的光点,又划过那条象征海上运输生命线的蓝色光带。“稀土之争,争的不是一时价格,争的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技术命脉不被扼住的咽喉!这盘棋,我们输不起。”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散会。张涛,立刻整理推演纪要,形成风险清单和初步对策建议,明早八点前,放到我桌上。老马、老陈、老郑,回去立刻召集核心骨干,依据推演暴露的问题,细化本领域应对预案。三天后,我们再碰头!”
众人肃然领命,迅速收拾东西离开。沉重的保密门无声地合拢,将一夜的喧嚣隔绝在外。
会议室里只剩下李玄策一人。巨大的电子沙盘依旧散发着幽蓝的光,如同一个微缩的、波涛汹涌的世界。他独自站在沙盘前,身影被蓝光拉得很长,显得有几分孤寂。他关闭了中央沙盘的主光源,只留下边角几盏微弱的地灯。
他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沿着蜿蜒的国界线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那片蕴藏着“蓝军”新目标的非洲大陆上。指尖下,是奔流的刚果河,是广袤的撒哈拉,是起伏的高原。灯光将他沉思的侧影投射在地图上,像一个巨大的、守护疆域的剪影。
他想起父亲李长庚从华尔街发来的信息:“根基在实业与民生。” 想起防汛老友范大勇在火锅烟雾中提到的偷工减料,想起孙福全转述的老农关于“保你钱看不见”的叹息,想起儿子天枢床头那片黑暗中幽幽发光的荧光贴纸……
一盘大棋,纵横捭阖,波谲云诡。但所有的谋略与预见,所有的沙盘推演与惊心动魄的博弈,最终落点,不过是地图上那一片片承载着亿万人生活的土地,是工厂里轰鸣的机床,是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是田埂上质朴的期盼,是孩童眼中对世界的好奇与光。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清醒,深深吸入肺腑。再睁开眼时,疲惫已隐去,只剩下磐石般的沉静和穿透迷雾的锐利。窗外,第一缕真正的晨光刺破云层,将巨大的国安部楼宇镀上一层淡金。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一场围绕着“工业黄金”的无硝烟战争,才刚刚拉开它错综复杂的序幕。他转身,拿起桌上的便签纸,用笔在上面重重写下两个字:“根脉”。字迹遒劲,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