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兴奋之余,有点想法想跟您聊聊。这边(指加州理工和斯坦福周边圈子)对超算竞争的关注度非常高,尤其是一些战略研究机构和智库。他们的视角很…现实,或者说,警惕。
1. 算力即权力: 他们普遍认为,谁能持续引领超算巅峰,谁就在基础科研、战略模拟(气候、武器、经济)、甚至未来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上握有巨大先机。‘天河’登顶,会极大刺激某些方面的神经,后续的封锁、竞争、甚至恶意挖角可能会加剧。
2. 双刃剑的阴影: 爷爷(李长庚)让我务必提醒您一点:如此强大的算力,如果被用于非和平目的,后果不堪设想。他特别忧虑的是针对性生物武器模拟。利用超算模拟特定人群(基于基因特征)对某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或者加速设计具有特定杀伤属性的合成病原体……理论上,在‘天河’这个级别的算力支持下,其速度和精度将呈指数级提升。这不再是科幻小说情节,而是可能迫近的伦理深渊。爷爷说,技术本身无善恶,但人类需要提前构筑坚固的伦理与法律堤坝,防止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他建议国内应同步加强超算应用的伦理审查框架,特别是涉及生物安全、人工智能自主决策等敏感领域。
3. 可持续性与生态: 登顶只是开始。维持巅峰需要持续的巨额投入和顶尖人才。更重要的是,构建围绕超算的、有生命力的应用生态,让算力真正转化为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生产力,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奖杯’。这点,我觉得国内做得不错,但国际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爸,我知道您考虑问题比我深远得多。但爷爷和我都觉得,在欢呼‘第一’的同时,这些‘天问’(借用屈原啦),或许更值得提前思考和布局。力量越大,责任越重。
pS:注意休息!别老熬夜!替我亲亲小天枢。
念墨 于pasadena凌晨”
李玄策逐字逐句地读着女儿的邮件,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女儿的分析,犀利而具有国际前沿视野,跳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直指科技背后的战略博弈、伦理困境和可持续发展。而岳父李长庚的警示,更是如同警钟,敲在他心头最敏感的地带——生物安全。利用超算模拟生物武器?这个念头本身就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邪恶。他想起不久前方清墨团队在生物材料上的突破,科技的光芒与阴影,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晚上,家中餐厅。简单的三菜一汤,氤氲着家的温暖。李玄策把念墨邮件的大致内容,尤其是关于生物武器模拟的担忧和伦理问题的部分,转述给了方清墨。
方清墨夹菜的筷子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凝重:“念墨和爸的担忧……非常有道理,也极其必要。我们在实验室做分子模拟,目标是治病救人。但同样的工具,如果被恶意使用,后果不堪设想。生物科技的进步,尤其需要伦理的缰绳。超算,只是放大了这种风险。” 她放下筷子,看向李玄策,“玄策,科技安全,尤其是这种涉及人类生存底线的安全,必须前置,必须拥有最高级别的预警和管控机制。这不是杞人忧天。”
“是啊,” 李玄策轻轻搅动着碗里的汤,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又回到了白天那幽蓝闪烁的超算中心,“站在那机房里,感受到的是澎湃的力量,是骄傲。但念墨的邮件和爸的提醒,就像一盆冷水,让人清醒。‘天河’之问,问的不仅仅是速度,更是我们驾驭这种力量的方向、边界和责任。”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为念墨的成长高兴,也为她能看到这些而欣慰。但想到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担子,更重了。”
他想起岳父李长庚常说的话:最尖端的科技,往往诞生于最纯粹的好奇,却可能背负最沉重的未来。如何确保这柄名为“天河”的利剑,永远指向光明,守护文明,而非撕裂人性?这将是比冲击算力巅峰更为漫长和艰巨的征程。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而李玄策的思绪,却已飘向那由幽蓝电子星光构成的数字宇宙深处,思考着关于力量、责任与人类未来的——“天河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