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35章 北国的炉火(2010年8月20日)

第535章 北国的炉火(2010年8月20日)(2 / 2)

王振刚听得眼睛发亮,饭都忘了吃,崇拜地看着父亲:“爸!你真厉害!那轴承是不是能让火车跑得特别快特别稳?”

“那可不!”王铁柱得意地一扬下巴,又给儿子夹了一大块肉,“没有咱们这把‘好牙口’,啃不动那硬骨头,再好的轴承也造不出来!火车就跑不快,跑不稳!咱们哈一精的刀,那就是给国家大动脉‘磨牙’的!” 他用朴实的语言,将高精尖的工业制造讲得生动无比。

李秀兰在一旁笑着给父子俩添饭,看着丈夫眉飞色舞的样子,眼里满是温柔和欣慰。她知道丈夫这几个月有多累,压力有多大,此刻的成功和喜悦,是他用汗水和无数个不眠夜换来的。

酒过三巡,王铁柱脸上的红光更深了,话匣子也彻底打开。话题从眼前的成功,渐渐飘向了更远的时光。他端着酒杯,眼神有些迷离,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家属院里昏黄的路灯,声音低沉了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说起来… 这轴承的事儿成了,我就老想起一个人…”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酒杯壁,“想起咱们念大学那会儿,赵小满那小子…”

饭桌上温馨的气氛微微一凝。李秀兰轻轻叹了口气,给丈夫的杯子里续了点热水。王振刚也安静下来,他知道赵叔叔,是爸爸常提起的、已经不在的大学好友。

昏黄的灯光下,王铁柱的脸一半在光里,一半隐在阴影中。炉膛里,白天烧水剩下的余烬还在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和暖意,映照着他眼中翻涌的复杂情绪。

“小满那家伙啊…” 王铁柱的声音像是陷入了回忆的泥沼,低沉而缓慢,带着浓浓的怀念,“鬼精鬼精的!上课总爱坐后排,笔记记得飞快,可一下课就属他最能闹腾!学系主任走路学得那叫一个像,能把全班人笑趴下!还总爱讲些没边的浑笑话,能把人肚子笑疼… 胆子还贼大,敢偷食堂大师傅刚蒸好的肉包子…”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鲜活跳脱的身影。但笑容很快又凝固了,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那小子… 心思活泛,手也巧。要是… 要是他还在…” 王铁柱的声音突然哽住了,他猛地低下头,用力眨了几下眼睛,再抬起头时,眼眶已经微微泛红。他端起酒杯,将里面剩余的酒液一饮而尽,辛辣的感觉似乎压下了喉头的哽咽。他放下杯子,粗糙的大手在脸上用力抹了一把,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深深的遗憾:

“他要是能看到… 看到咱们现在干的这些活儿… 看到咱们也能造出不比外国差的‘硬家伙’… 看到那火车跑得跟飞似的… 他得… 他得多高兴啊!肯定又得拍着大腿说,‘柱子!行啊你!’…” 后面的话,他再也说不下去,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炉膛里那点微弱却执着的暗红余烬,仿佛想从那里找到故友的一丝影子。

昏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小的饭桌,炉火(余烬)的光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温暖的影子。李秀兰默默地将手覆在丈夫放在桌面的、粗糙的大手上,传递着无声的安慰。王振刚也懂事地没有出声,只是看着父亲眼中闪烁的泪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父辈们那份沉甸甸的友情和无法言说的遗憾。

夏夜的凉风依旧穿过老榆树,带来远处松花江隐约的涛声。窗外是万家灯火,窗内是炉火余温。这顿寻常的家常晚饭,因为一份迟来的成功喜悦,也因为一份永不褪色的怀念,在哈尔滨这宁静的夏夜里,烙印下属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质朴而深沉的情感刻度。那炉膛里未熄的点点红光,如同逝者未曾远去的注视,也如同生者心中永不磨灭的念想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