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天枢真棒!”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胸腔里发出难得的、放松的笑声,那笑声在温暖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浑厚有力,“爸爸的小发明家,做的宝贝肯定厉害。” 他小心地接过那个“地磁感应器”,手指拂过那些缠绕的电线和微凉的电路板,目光里既有父亲的骄傲,也沉淀着更深的东西——守护这份纯粹的好奇与无邪,与他守护这方国土的平安,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餐厅小小的方桌早已支开,铺着素净的格子桌布。方清墨正把一盘盘热气腾腾、白胖饱满的饺子端上来。薄薄的饺子皮透着里面馅料的诱人色泽,醋碟里细细的姜丝如金线点缀,香油的气息丝丝缕缕地飘散。岳父方教授坐在桌边,面前放着一小杯温好的黄酒。老人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像最精密的探针,不动声色地扫过女婿眉宇间那难以完全抚平的倦怠刻痕。
“快,趁热吃!”方清墨招呼着,拿起公筷,自然地将几只最饱满的饺子夹到李玄策面前的碟子里。她的动作娴熟而安静,目光与李玄策短暂交汇,没有过多的言语,那眼神里却盛满了无需诉说的理解、心疼和磐石般的支持。她太清楚丈夫肩上扛着什么,这顿冬至的饺子,是她能为他构筑的最小的、也是最温暖的堡垒。
“玄策啊,”方教授端起小酒杯抿了一口,慢悠悠地开口,带着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听来格外温厚,“老家那边,冬至可是大如年。祠堂祭祖,社戏连台,讲究的是‘冬至馄饨夏至面’…你妈要是还在,必定要念叨着给你包荠菜鲜肉馄饨的。” 老人的话语像潺潺的溪流,絮叨着遥远故乡的习俗,带着时光浸润过的暖意。他看似随意地闲话家常,眼神却总在女婿身上停留。李玄策安静地听着,偶尔应和一声“是”或“记得”,他慢慢地咀嚼着饺子,鲜香的汁水在口中弥漫。此刻,他身上那属于国安部常务副部长的坚硬棱角、那份时刻洞悉危机、如履薄冰的警觉,正在这温暖的灯光、亲人的絮语和食物的熨帖中缓缓软化、剥落。他只是一个归家的游子,一个被妻子默默关怀的丈夫,一个被儿子全心信赖的父亲,一个聆听岳父话语的女婿。所有的重担,在这一刻都被允许暂时卸下,只余下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最本真的柔软与安宁。窗外,雪似乎下得更密了些,无声地覆盖着城市的喧嚣与棱角。
饭毕,天枢被动画片吸引,蜷在沙发上看得入迷。方清墨在厨房里收拾碗碟,水流声哗哗,是安稳生活的背景音。李玄策和父亲李长庚默契地起身,走进了小小的书房。
书房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温暖而集中。书桌上,一张大幅的西北边疆地形图被小心地摊开,旁边散落着几张放大的卫星影像图和一些写满复杂公式、符号的演算稿纸。地图上,一个用红笔重重圈出的地点异常醒目——锁阳关。古老的关隘名称旁,还标注着一些只有他们才懂的、代表能量节点和潜在异常的微小符号。
李长庚拿起桌上的紫砂茶壶,缓缓注入两个白瓷茶杯。清亮的茶汤腾起袅袅白气,带着龙井特有的栗香,瞬间驱散了书房里的一丝清冷。他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依旧。
“锁阳关那边,初步的遥感和地质波谱分析结果出来了,”李长庚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冷静,“表层结构确实有异常的应力残留,能量图谱的‘噪点’很顽固。和念墨那边通过特殊频段感知到的‘低语’残留位置,吻合度超过80%。” 他将一份薄薄的报告推到李玄策面前,“念墨说,那种‘被注视’的感觉虽然减弱了,但并未消失,更像是一种…蛰伏。她建议在几个关键坐标点,尽快部署我们改进后的第二代能量场监测阵列,用主动式微扰探测,看看能否引蛇出洞,或者至少确认其性质。”
李玄策的目光紧紧锁在地图上那个刺眼的红圈上。他端起茶杯,温热的瓷壁熨帖着指尖。茶水的热气氤氲上升,模糊了地图上锁阳关附近那些代表山脉走向的等高线,却让那个红圈显得更加突兀和危险。窗玻璃上,室内的暖意与窗外的严寒激烈交锋,凝结出大片繁复而冰冷的冰凌花,如同某种诡异的符咒,无声地蔓延。屋内的茶香、纸墨的气息,与窗外无孔不入的寒气形成微妙的拉锯。
“第二代阵列的能源供应和抗干扰性,测试结果稳定吗?”李玄策问,声音同样低沉,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
“斯坦福那边最新的超导储能单元解决了微型化瓶颈,加上我们自己的脉冲调制技术,稳定性没问题。隐蔽性和抗电子干扰能力,比第一代提升了三倍以上。”李长庚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确信,“关键是如何精准布设,避开可能的‘眼睛’。”
李玄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锁阳关的位置轻轻敲击着,那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在衡量着千钧重担。片刻,他抬起头,眼神已经恢复了惯有的沉静与决断,如同深潭之水,波澜不惊下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好。通知‘磐石’小组,按念墨圈定的坐标,分三批次,用最稳妥的民用地质勘探名义,把设备送进去。启动预案‘补天’,确保信息链绝对独立和静默。告诉念墨,”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投向那遥远而寒冷的西北,“‘镇岳’的基石,该落下了。”
李长庚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话。他拿起笔,在李玄策推过来的那份报告空白处,快速写下几行指令性的编码。灯光下,一老一少的身影投在书架上,轮廓清晰而稳定。书桌上,摊开的地图承载着边疆的风云与无形的杀机;茶杯里,袅袅的热气执着地上升,对抗着窗外无声飘落的、越来越密的雪花。这小小的书房,成了风暴眼中最珍贵的宁静堡垒,家与国最深沉的责任,在这氤氲的茶香与冰冷的图纸间,无声地交融、凝固,等待着破晓时刻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