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73章 盾·铸 (9月25日)

第473章 盾·铸 (9月25日)(2 / 2)

张主任重重点头:“李部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让这些‘护身符’成为庆典最美的‘里子’!”

“好。”李玄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如鹰隼,“盾有两面,长庚的科技之盾,念墨的灵韵之盾。但这还不够。”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那份简报上,“宫灯是怎么进来的?敌人必然有内应,或者利用了供应链上的漏洞。因此,第三面盾,是‘人’与‘制度’之盾!”

他看向公安和国安的情报分析负责人:“对所有参与庆典物资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的环节,进行最高级别的、回溯式背景审查。尤其是工艺品供应商、临时雇佣人员。不仅要查身份背景,更要引入长庚教授团队开发的能量残留快速检测装置,对所有即将进入核心区的物品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复检,重点筛查那些精美、传统、便于隐藏夹带的物件。宁可查千次,不可漏一次!”

他又看向信息监控部门的负责人:“第四面盾,在‘网’上。启动‘净网’预案。严密监控社交媒体、论坛、尤其是境外渗透渠道,对任何可能涉及渲染恐慌、散布庆典‘不祥’征兆、或暗示‘灵异’破坏的谣言,第一时间溯源、封堵、反制。我们要让敌人试图在人心上撕开的口子,第一时间被缝合。”

一条条指令清晰、有力地从李玄策口中发出,精准地指向每一个潜在的漏洞,编织成一张立体而严密的防护巨网。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冷静到极致的推演和部署。他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匠,精确地调配着手中的每一块“材料”——科技的、玄学的、制度的、人力的——将它们锻造成一重重坚不可摧的护国之盾。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李玄策宣布散会时,窗外的天色已从明亮的秋阳转为一片沉静的暮色金红。与会者带着沉重的责任和清晰的指令匆匆离去,指挥中心内只剩下李玄策、李长庚和李念墨三人,以及设备运行的恒定低鸣。

李长庚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定格的“灵能防护层”三维图,感慨道:“玄策,你这‘盾·铸’之名,取得贴切。科技为骨,灵韵为魂,人制为筋,信息为脉。四盾合一,方能护住这甲子荣光。”

李玄策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华灯初上、正在为庆典披上盛装的京城。远处广场的方向,传来隐约的、进行曲的排练声浪。他挺拔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深沉。

“盾,终究是被动防御。”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敌人这次试探失败,下一次的攻击,只会更隐蔽,更致命。我们需要的是……”他微微停顿,仿佛在捕捉空气中无形的弦,“洞悉其先机,断其爪牙,甚至……直捣其心脉。”

李念墨走到父亲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那片璀璨与喧嚣正在升腾的海洋,轻声却坚定地说:“无论他们藏得多深,只要他们的‘恶念’一动,‘厌气’一起,我的‘网’,就能感知到。”

李长庚也走了过来,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窗外流动的灯火:“长庚团队,随时待命。盾要铸得牢,反击的矛,也要磨得利。”

暮色彻底笼罩下来,指挥中心内亮起了柔和的灯光。李玄策转过身,脸上是连日操劳的疲惫,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如同熔炉般的光焰。他拿起桌上那支旧钢笔,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笔身,仿佛在汲取着某种无声的力量。

“铸盾,是为了守护。”他的声音低沉,在空旷的指挥室里回荡,“守护这万家灯火,守护这山河无恙。只要一息尚存,此盾,永不卸甲。”他看向女儿和挚友,“接下来的几天,是铸盾的关键。念墨,符阵嵌入不容有失。长庚,抑制器必须按时按量到位。去吧。”

两人肃然点头,转身快步离去,投入各自争分夺秒的战场。

李玄策独自站在巨大的屏幕前,屏幕上切换回京城各重点区域的监控画面,每一个画面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恢复了绝对的冷静与权威:“通知后勤处,我的晚餐和今晚需要批复的文件,直接送到这里。另外,给我接‘西疆’军区保密线路。”

夜色渐深,指挥中心成了这座不眠城市里另一个无声运转的核心。灯光下,李玄策的身影映在巨大的落地窗上,如同一个沉默而坚韧的符号。他在铸盾,用智慧,用信念,也用铁一般的意志,为即将到来的国之盛典,筑起一道无形的、却足以托起山河重量的屏障。钢笔在他指间无声转动,冰冷的金属触感,仿佛连接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心跳。盾,正在这秋夜的寂静中,一锤一锤,锻造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