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45章 钢骨·暗礁 (1月20日)

第445章 钢骨·暗礁 (1月20日)(1 / 2)

>2009年1月20日,国安部战略分析室。

>铁矿石谈判僵局背后,李玄策嗅到了更危险的气息。

>国际矿业巨头的资本触角缠绕着国家情报机构的阴影,商业间谍、网络攻击甚至收买内鬼的手段层出不穷。

>一份标注“特殊手段施压可能”的模糊情报被推到他面前——有人意图用非自然力量操控谈判者的心智。

>“国之钢骨,不容蛀蚀。”李玄策指尖敲击桌面,声音在落针可闻的室内荡开,“从现在起,谈判团队每人加装灵异防护筛查。”

---

京城的腊月,风是淬了冰的刀子,刮过国安部大楼森严的轮廓,发出呜呜的低啸。厚重的防弹玻璃隔绝了外面世界的严寒,却滤不尽战略分析室内沉甸甸的凝重。时间:2009年1月20日。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电子设备散热和浓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冰冷而提神。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占据了房间中心,桌面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惨白的无影灯。墙壁被巨大的电子屏幕覆盖,此刻主屏上,一条陡峭上扬的红色曲线如同狰狞的伤口,撕裂了背景的全球地图——那是过去一年铁矿石进口价格的走势图,触目惊心的65%涨幅。

李玄策坐在主位,深灰色的中山装熨帖平整,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如松。他微微前倾,肘部压在冰凉的桌面上,双手交叠,食指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击着光洁的桌面。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像精准的秒针,在寂静的房间里叩击着每个人的神经。他面前的保温杯口,一丝白气也吝啬于冒出了,里面的浓茶早已凉透。

“李部,”负责经济情报的分析处长张铮声音有些干涩,喉结滚动了一下,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僵局。前所未有的僵局。三大矿山的要价,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是准备活活勒死我们的钢铁产业。”他切换画面,几张模糊的远距离偷拍照片出现,背景是瑞士苏黎世的某家顶级酒店门口,西装革履的矿业巨头代表正与几个面目不清、气质迥异于商人的对象握手寒暄。“我们的情报交叉印证,这三家背后,有国际资本巨鳄的影子,而且……”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与某些国家的情报机构,存在千丝万缕、难以斩断的联系。不是简单的游说,是深度捆绑。”

情报处的老秦立刻接上,他声音低沉,带着常年熬夜的沙哑:“手段极其卑劣,李部。商业间谍活动猖獗,目标明确:我方谈判代表的底线策略、核心钢厂的生产计划、关键港口的航运调度信息,都是他们的猎物。我们近期挫败的三起针对谈判团队核心成员的网络钓鱼和物理窃听,手法高度专业化,带有明显的国家行为体特征。”他调出几张人员档案照片,定格在几个钢厂高管和航运公司调度主管的脸上,“更棘手的是,内部。初步排查,有极个别关键岗位人员,账户存在无法解释的异常大额资金流动,社会关系网中出现可疑的境外‘顾问’。”

屏幕上信息流滚动,复杂的人际关系图、资金流向图、通讯异常节点图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张庞大而危险的暗网。

李玄策的目光如同精密扫描仪,冷静地掠过每一个细节。那些照片上模糊的面孔,那些冰冷的数字,那些错综复杂的连线,在他脑海中迅速整合、推演。他没有说话,只是敲击桌面的指尖节奏,微不可察地加快了一分。

一个年轻的分析员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一份单独标注着红色“绝密\/低置信度”字样的薄薄文件夹,小心翼翼地推到李玄策面前。文件夹边缘已经磨损,显然被多次翻阅研判。

“李部,”分析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这是从一条非常规渠道获得、经过多重验证但始终无法完全坐实的情报碎片。指向……可能存在的‘特殊手段施压’。”他深吸一口气,“情报暗示,对手可能尝试利用……非自然或前沿技术手段,对我方关键决策人员施加影响,制造……精神压力、判断失误,甚至直接干扰心智。”

“特殊手段?”李玄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房间里所有细微的杂音。他拿起那份薄薄的情报摘要,纸张在他指尖发出轻微的窸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