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并没打乱青禾村紧凑的工作节奏。
整个村子在刘书记的带领下忙的是热火朝天。
第二天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一辆蒙着防尘帆布的蓝色货车就碾过村口的石桥,慢悠悠的往村里钻。
车子不大,却是村庄里显眼的存在。
村内道路狭窄,车开的不快,偶遇行人,还要避让才能勉强通过。路途颠簸,车斗里不时传来细碎的“哼哼”声,混着车轮压过土路的“咯吱”的调子,搅扰了山色的一场美梦。
司机师傅将车速放的极慢,帆布边角被风掀起,能瞥见连粉嘟嘟的二十来只小家伙,有的正支棱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有的则用湿漉漉的鼻子蹭着同伴,偶尔发出几声嘹亮的叫唤。
车子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连趴在墙根的老黄狗都支起身子,尾巴有一下没一下的扫着地面。
车一路开到了畜牧场,在场子门口停稳,帆布被掀开的瞬间,更热闹的猪哼声涌了出来。
阳光斜照进车斗,把猪仔们的绒毛染上了暖色,它们一个挤一个,小蹄子把车皮子踏的哒哒作响。
司机师傅跟前来对接的人员稍作沟通,就手脚麻利的,用竹编的小筐一只一只将小猪接送下车,筐子晃得厉害,里面的猪仔就顺着晃动扭着身子,看着圆滚可爱。惹得围观的孩子们直笑。
猪仔们被直接送进院里一块开阔整洁的空场中,简单的围着栅栏。田翠翠将掺了消毒粉的水,一泼泼的往新进的猪仔身上浇。
许是凉着了,猪仔们抖着毛,蹿的格外欢实。
有的甚至就地打起了滚儿,挺着肚皮闹着脾气。
一切颇为顺利,司机拿出个单子问了问:“你们清点检查下,如果没有问题,负责人在单子上签个字,我这边就算交接完成。”
何妈全程观察的仔细。这次来的猪都挺健康,换栏过程还算稳妥,没有因为打架、惊吓等有损伤。
除了个别两只耳朵上有点刮伤外,没什么大问题。
何妈爽快的在单子上签字,算做了交接。
猪仔是从其他场匀过来的,为保证既定成活率,厂子里总会多繁殖一些,但一般村里场子规模就那么大,想全养活,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次算捡了便宜,这么多仔,用一只出栏猪就能换。猪仔们才断了奶,后面仔细着些也好养活。
何文的饲料方子里有专门应对的方案,大体的养殖方法跟注意事项都有,可具体操作细则,还需要再行摸索,积累经验,完善数据。
所以何妈打算将这批猪分两拨,对照着养。
能更直观的区分优劣,总结经验,等自家的猪仔繁育出来,直接就能拿来用,也算一举两得。
猪仔消毒完成后,空场的一端开了个小门,先是朝左分流一批,再者朝右分流一批。一个猪群控制在10-15头,密度正合适。
圈内新铺的干草,温暖舒适,猪仔们一拥而上,闹成一团。
猪仔安顿好后,热闹还没散。一波人又着急忙慌的跑到另一侧的猪舍忙着给猪配种。
留育的母猪正在发情期,村内自留的公猪在一旁跃跃欲试。
一通干柴烈火,猪声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