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剑一摘下黑布,额头上满是汗,却笑得很开心:“长老,我现在觉得,闭着眼比睁着眼还清楚!木桩的灵气一动,我就知道它要去哪,比看它的影子还准!”
“这就是感知术的厉害。” 玄静长老递过一杯 “清灵茶”,“实战时,对手不会让你清清楚楚看他出剑 —— 他会躲在树后,藏在雾里,甚至用招式骗你。这时,灵气不会骗你:他要刺你,灵气会先聚到剑尖;他要劈你,灵气会先沉到剑刃;他要绕后,灵气会先从你身后冒出来。你能预判这些‘气兆’,就能提前躲、提前攻,这就是‘先发制人’。”
下午,玄静长老又教万剑一 “灵气判剑招”—— 让一名弟子在他身后,用不同剑招(刺、劈、扫)对着空气练,万剑一蒙着眼,凭着弟子的灵气变化判断剑招:“刺剑” 的灵气细而尖,像针;“劈剑” 的灵气宽而沉,像斧;“扫剑” 的灵气散而广,像扇。练到后来,弟子刚要聚气,万剑一就能喊出 “要刺了”“要劈了”,准确率几乎百分百。
傍晚,万剑一在灵雾谷的石桌上,认真记录 “落霞感知术” 的要点:
闭眼感气:先分 “气色”(草紫、桩褐、人白),再辨 “气感”(软 \/ 硬、散 \/ 沉);
固定桩:找 “气最沉” 的点,剑随气走,别犹豫;
移动桩:看 “气痕先兆”(浓淡变 = 远近,左右偏 = 方向),预判下一步;
判剑招:刺气尖、劈气沉、扫气散,灵气变则剑招变;
关键:感知不是 “被动等”,是 “主动判”,气动则我动,先发制人。
万震云看着竹简,笑着说:“之前你总说‘眼见为实’,现在知道‘气感为真’了吧?龙首峰的刚、大竹峰的稳、朝阳峰的灵、落霞峰的知,这四样加起来,你的剑修底子才算真的厚了。”
万剑一点头,摸着手中的木剑,忽然想起道玄的快攻 —— 要是下次切磋,他蒙着眼都能预判道玄的连环刺,提前用滑步躲开,再反击,肯定能赢!
离开落霞峰时,玄静长老送了他一枚 “感知玉”:“这玉能帮你聚气感,平时戴在身上,能让你的灵气感知更敏锐。记住,感知术不是练一次就完了,要天天练 —— 走路时闭着眼走两步,吃饭时感受饭菜的灵气,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不管什么对手,在你面前都像‘透明的’。”
万剑一接过感知玉,玉触手微凉,却能引着他的灵气轻轻转。他郑重地谢过长老,心中满是收获 —— 落霞峰的感知术,不仅让他多了 “第二双眼睛”,更让他明白:真正的剑修,不是 “看到了才打”,是 “感觉到了就赢”。这份 “灵气预判” 的能力,为他后续的实战,埋下了 “先发制人” 的关键伏笔,也让他的武学体系,从 “手脚并用” 真正走向了 “身心合一”。
暮色中的落霞峰,感知草的淡紫光晕更浓了。万剑一回头望了一眼灵雾谷,那里的灵气像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他的脸颊 —— 他知道,这趟跨脉之旅,每一步都走得值,而落霞峰的 “知”,会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剑修路上,长出最敏锐的 “预判之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