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宜修17(2 / 2)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仅仅过了两个多月,甄嬛又一次找上了门。这一次,甄嬛的神色更加憔悴,眼神也更加绝望。她支支吾吾地表示,之前那些钱财,看病、租房、度日,已然耗尽,可她的脸……大夫说需要更珍贵的药材,方能有一线希望,如今家中又已断炊……

沈眉庄看着好友那凄惨的模样,听着她哀哀的乞求,心中亦是酸楚难言。她自己的境况已是如此艰难,哪里还有余力?可看着甄嬛那双唯一还算熟悉的、充满渴盼的眼睛,她咬了咬牙,狠下心来。她将房中最后几件值钱的大件物什——一张紫檀木雕花茶几、一对官窑出的青花瓷瓶,还有一架她陪嫁的楠木梳妆台,命人悄悄抬出去卖了。换来的银子,大半又给了甄嬛。

做完这一切,沈眉庄自己也陷入了绝境。她思来想去,如今能求助的,似乎只有外公外婆了。她拉下脸面,精心打扮了一番(尽管衣物已显陈旧),来到了外公府上。然而,她连大门都未能进去。门房得了严令,只客客气气地回复:“表小姐,老爷和夫人身子不适,不便见客,您请回吧。”

那一刻,沈眉庄站在那熟悉的、却对她紧闭的朱漆大门外,只觉得浑身冰冷。连最后一丝亲情也抛弃了她!她不仅恨皇帝、恨皇后、恨婆家,如今,连这最后可能给予她温暖的外祖家,也一并恨上了!她转身离去,脚步踉跄,眼中燃着的是近乎疯狂的怒火与怨毒。

可仇恨终究当不了饭吃。失去了外援,又无娘家接济,在张家的日子愈发难过。沈眉庄不得不开始典当自己的衣物、首饰。那些她曾经精心挑选、象征着身份与品味的衣料,那些母亲精心为她打造的头面首饰,一件件流入了当铺,换回些许微薄的银钱,勉强维持着她那摇摇欲坠的、正室夫人的空架子,以及她可怜的自尊。

而甄嬛那边,拿到沈眉庄第二次给予的银钱,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将大部分银子都投入到了医治脸庞上,四处寻访所谓的“名医”,购买昂贵的“秘药”。剩下的一小部分,才用来贴补家用。然而,允禔(大直亲王)当初下手极狠,用的又是特殊手段,那疤痕深及肌理,扭曲可怖,岂是寻常药物能够消除?不过是将银子白白扔进了无底洞。她试遍了能找到的所有方子,甚至听信偏方,用了些古怪的药材敷面,不仅毫无起色,有时反而刺激得伤处更加红肿疼痛。

当最后一个大夫摇头表示无能为力,暗示她“另请高明”时,甄嬛彻底沉默了。她坐在昏暗的租来的小屋角落里,看着铜镜中那张连自己都感到恐惧的脸,所有的希望都在瞬间崩塌。她不再出门,整日阴沉着脸,眼神空洞而麻木,偶尔闪过一丝令人心悸的寒光。幼弟甄玉尧原本还依赖这个姐姐,如今见到她这般模样,吓得连话都不敢跟她说,只敢躲在母亲身后。

甄母看着女儿变成这般模样,再看看家徒四壁、饥一顿饱一顿的惨状,心中的悲痛化为了更深的怨恨。她不敢怨恨皇权,只能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已死的甄远道和浣碧身上。“都是那个死鬼!若不是他行事不端,连累家族,我们何至于此!”“还有那个浣碧,小贱人!扫把星!死了还要害我们……”她每日絮絮叨叨,咒骂着,仿佛这样才能缓解那无边的痛苦。

后来,走投无路的甄嬛,又曾拖着虚弱的身子,几次三番去找沈眉庄。她或许还存着一丝幻想,或许只是习惯了向这个唯一曾对她施以援手的人索取。然而,此时的沈眉庄,自身已是泥菩萨过江,靠着典当度日,哪里还有能力再接济她?更何况,接连的打击和世态炎凉,也让沈眉庄那颗曾经温热的心,变得冷硬起来。她听着门房回报甄嬛又来求见,只是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连门都没让进,只冷冷地吩咐:“就说我病了,不见客。”

曾经,在那巍峨的紫禁城中,她们的命运如两条交错的丝线,短暂地交汇在一起。在那庄严而华丽的宫殿里,她们许下了“姐妹情深”的誓言,那是一段纯真而美好的时光。

然而,尘世的凄风苦雨却无情地将她们吹散。一个沉沦于怨恨与贫困的泥沼,生活的重压让她的心灵逐渐扭曲;另一个则堕入了绝望与疯狂的深渊,无法承受现实的打击,最终迷失了自我。

她们各自飘零,如同风中的落叶,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原点。那点微弱的姐妹情谊,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一次次的无奈索取与拒绝,如同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割裂着她们之间的联系,直到最后,那点情谊也在时间的冲刷下,消耗殆尽。

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的回忆,和那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仿佛是对过去的缅怀,又似乎是对现实的无奈。这声叹息,在京城浑浊的空气里渐渐消散,如同她们的姐妹情,最终化为了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