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宜修15(2 / 2)

雍正眯着眼,享受着她的捶打,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小鱼见他没有反感,继续加码:“我前几儿做了个梦,可吓人了!梦见一百年后,咱们大清的江山外面,围着一群红眉毛绿眼睛的妖怪,凶神恶煞的,喊着要打进来。咱们的军队打不过,咱们的百姓被欺负,连咱们的玄孙、耷拉孙儿(重重孙)都被他们……呜呜……”她说着,还挤出了几滴眼泪,“他们说,打死咱们的人,就跟踩死蚂蚁似的,不用偿命!皇上,这可不行啊!”

雍正睁开眼,看向小鱼。他知道小鱼说话常常夸张,但这个梦……结合他近来对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一些信息的思考,以及他对历代王朝兴衰的了解,并非全无可能。居安思危,是一个帝王的本能。

小鱼趁热打铁,把系统教她的那一套,用她能理解的话说了出来:“咱们得未雨绸缪!不能让那些王爷们白拿钱!他们不是精力旺盛吗?不是喜欢灌您酒吗?把他们打发出去,给您开疆拓土去!咱们国库现在不是有钱吗?足够支撑他们打几年的。再说了,打仗也不一定全靠咱们自己掏钱,可以‘以战养战’嘛,打下来的地方,总有资源、财宝,可以用来继续打!”

她顿了顿,观察着雍正的神色,又抛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设想:“皇上您想想,要是真能把这事办成了,那史书上会怎么写您?对兄弟,您不猜忌,还委以重任,让他们建功立业;对功臣(指这些亲王),您不鸟尽弓藏,反而给他们施展抱负的舞台;在您执政期间,大清的版图前所未有的辽阔;对皇后(当然是指她自己),您一心一意,后宫和谐……这、这简直就是千古一帝,大大的明君啊!”

“千古一帝”……雍正的心被这四个字重重地敲击了一下。他勤政操劳,夙夜在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江山永固,青史留名吗?小鱼的话,虽然天真直白,却恰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不管一百年后的危机是真是假,先把眼前这些碍眼的、总想灌醉他的兄弟打发出去,绝对是件利大于弊的好事。既能解决宗室冗员、消耗财力的问题,又能开拓疆土,强化边防,还能成就他一代明君的美名……一举数得!

越想,雍正越觉得此事可行。他眼中锐利的光芒越来越盛,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的龙旗插遍四方的景象。

“说得有理!”雍正一拍桌案,下了决心,“是得给这些闲散宗室找点正经事做了!”

次日,雍正便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了以廉亲王允禩为首的几位成年兄弟。当王爷们接到谕旨时,心里还在打鼓,不知皇兄突然召见所为何事,莫非是前几日宫宴上灌酒灌得太狠,被秋后算账了?

然而,当他们听到雍正抛出的那个石破天惊的计划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雍正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兄弟都是朕的股肱,正值壮年,才华抱负不应消磨在京城这方寸之地。如今国库充盈,正是我大清锐意进取之时。朕有意,委派诸位重任,为大清,也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后代,打下一片更广阔的基业。”

他指向地图:“大哥(允禔,虽被囚禁,但在此平行时空假设已获一定自由或用其子代)、二哥(允礽,同样假设),东瀛倭国,蕞尔小岛,却屡有海寇扰我沿海,其地虽小,据闻有银矿之利。你二人可愿率水师前往,将其纳入版图?”

允禔和允礽(或其代表)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惊愕,随即又被一种久违的建功立业的激情所取代。

“老五(允祺)、老十四(允禵),”雍正的目光转向蒙古方向,“漠西蒙古诸部,时有反复,不服王化。你二人精于骑射,熟知蒙古事务,就去替朕彻底平定他们,将草原真正变成我大清的牧场和屏障。”

允祺沉稳领命,允禵则眼中燃起战意,他本就是驰骋沙场的将才。

“老七(允佑)、老十七(允礼),”雍正的手指滑向西南,“西藏之地,虽已归附,然政局复杂,准噶尔残余势力或与其勾结。你二人需稳扎稳打,确保西藏安定,并相机向南、向西拓展影响力。”

允佑和允礼躬身应是。

最后,雍正的目光落在允禩、允禟、允?身上,这三位是兄弟中最为活络,也最具“麻烦”潜质的。“老八、老九、老十,”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罗刹国(沙俄)以北,那片广袤苦寒之地,据探报,资源丰富,然其民彪悍。你三人素来机变,善于经营,就去北边,给朕打开局面。能打则打,能谈则谈,务必让北极熊,成为我大清的皮毛供应商和北方屏障。”

允禩心中震动,他没想到皇兄会给他如此重要的兵权和外放机会,这是信任,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放逐?但无论如何,这都比困在京城无所事事要强上百倍。他与允禟、允?交换了一个眼神,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野心。

“臣等,领旨!”众亲王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一场由小鱼的无心“折腾”引发,经系统“点拨”,最终由雍正拍板定论的、波澜壮阔的大清扩张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孩子们终于换回了正常的衣服,小鱼则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让系统找点关于“如何远程遥控督促王爷们努力工作”的资料了。紫禁城的午后,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从这帝国的中心,向着四面八方,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