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剑胆侠义录 > 第69章 良知心底存

第69章 良知心底存(1 / 2)

“你为何要放此子离去?武某可没同意!”武莫道面色阴沉,冷冷说道。

站在对面的袁洪却是微微一笑,神色淡然地回应:“呵呵!若不是此子的提点,你怎能悟透‘道’之境?如此恩情,难道不该放他一马?”

武莫道闻言,眼神闪烁,满脸惊疑,脱口问道:“你怎么知道?”

袁洪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话锋陡转,骤然提起一件陈年旧事:“当年你奉命暗杀高启一家,曾留下两个活口,这可是阁下首次违抗朱元璋的命令吧?”

此语一出,武莫道犹如遭受雷击,内心瞬间惊涛骇浪翻涌,许久难以平复。这件事一直深埋在他心底,从未向任何人吐露。当年参与此事的仅有三人,除他之外,还有林光远和三宝太监。当时由他带队执行任务,最终酿成那起震惊天下的冤案。但事后三宝太监因对朱元璋所为心生不满,决然退出朝廷;而林光远前些日子也不幸身亡。如今此事竟被袁洪提起,且说得条条是道,那消息究竟从何泄露?难道是三宝太监加入盐帮,将此秘密透露?武莫道心中暗自猜测种种可能,然而绞尽脑汁,也无法理清这错综复杂的头绪。

“阁下不必猜测!被你救下的母女二人如今尚在人世,否则今日阁下必死无疑!”袁洪大声说道。

武莫道听到这话,那原本犀利如刀的眼神中,竟破天荒地闪过一丝罕见的温和。但这丝温和转瞬即逝,紧接着,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袁洪,其中更多了几分忌惮。因为他深知,袁洪刚才所言绝非虚言恐吓,自己不过刚踏入“道”境,与眼前这位高深莫测的盐帮帮主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就在此时,袁洪仿佛洞穿了武莫道内心的顾虑与警惕,缓缓开口:“阁下无需这般忧心,既然我已坦诚相告,自然不会与阁下生死相拼。”

武莫道听后,心中仍不敢有丝毫松懈,双眼依旧谨慎地盯着袁洪。

他最为崇敬的人物乃是刘伯温。而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四人,当时同样声名远扬。不过,其中与刘伯温最为相似的唯有高启。正因如此,高启成为令武莫道难以忘怀的文人。

记得那一日,月渐西沉,夜幕如墨,沉沉笼罩大地。他与三宝太监以及林光远三人悄然潜入一座府邸。一进府邸,林光远便如失控猛兽,见人就杀,手中利刃毫不留情,凶狠之态仿若冷酷刽子手。相较之下,他和三宝太监则较为冷静,只是默默在府邸内寻找高启身影。对于那些无力抵抗的无辜之人,他们实在提不起兴趣,一心只想尽快完成任务。

林光远心狠手辣,没多久,整个府邸便被他杀得鸡犬不留,血流成河,一片凄惨。

待他们三人来到后院,却见高启正俯身于一张书桌前,右手握笔,专心书写。武莫道等人见状,赶忙加快脚步上前。靠近桌子时,目光落在桌上纸张,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高某无能,空乏愿景,上不能忠君报国,下无法授道解惑,唯于尘世辗转,常觉己身渺小,志大而才疏,德薄而任重。今绝笔于此,吾之过往,犹如一面破碎之镜,映射出无尽的愚昧与无知。望后来者能以吾为鉴,此径难通,他途可辟,莫要固执己见。然在不坠青云之志,方可一展抱负,不负此生。若能如此,吾虽死亦能含笑九泉矣。”

或许是怕高启死在林光远刀下有辱尊严,最终武莫道出手,直接一枪刺穿其心脏,没让他遭受太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