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沈诗诗一前一后走出奉天殿,朱允炆满心好奇地打量着沈诗诗,朱元璋早已对他提前交待过此女的身份,但观其与他年龄相当,还是忍不住好奇地打听道:“听说姑娘来自天山,却不知天山属于何处?不在我大明版图之内吗?”
沈诗诗冷冷地回应道:“这与你何干?我只负责保护你,别的事我没有义务回答。”
“是在下唐突了!”朱允炆脸色一红,似乎是他做错事了一般。
沈诗诗闻言也不禁为之侧目,她这几日随黄子澄学习礼法,自是清楚眼前之人是何等身份,却不料此人竟与朱元璋的性格如此迥异,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再多言,只是默默的跟在朱允炆身后。
贡院之内,气氛凝重异常,所有人皆不可动弹。只见一列列身着甲胄、手持长枪的御林军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他们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人墙,严密守护着众多学子的周遭。
“兄台,实在不好意思啊!在下腹中翻江倒海,急需出恭解决,还望兄台行个方便,让一让可好?”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喊。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学子满脸涨得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双手紧紧捂住腹部,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哀求的眼神望向看守在两旁的护卫。
那护卫听到声音后,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这名学子,随后转身提起一个马桶走了过来。他将马桶放在学子面前,示意其赶紧使用。那学子见状,如蒙大赦般急忙蹲下身子,一阵稀里哗啦之声过后,总算是解了这燃眉之急。即便如此,那名护卫依然没有放松警惕,仍然坚守原地,丝毫没有放任何人出去的意思。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事出有因。毕竟此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将来很有可能会有人金榜题名,进而入朝为官。万一今日自己不慎开罪了哪位未来的权贵,说不定哪天人家飞黄腾达之后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到那时,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因此,尽管这些学子此刻被困在此处心中多有不满和怨言,但这守卫却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轻易去得罪任何一人。
李潜在此地已安然入睡,他心中虽也有些担忧,但事已至此自己也无可奈何,所以现在只能等朝廷的旨意了……
时光匆匆,犹如白驹过隙,短短三天转瞬即逝。这三日里,程显宗和黄子澄可谓是夜以继日,未曾有一刻停歇地忙碌着。他们废寝忘食,全神贯注于科举考试的阅卷工作之中。与此同时,六部官员们也紧密协作。而朱允炆更是对此次科举极为重视,亲自监视,希望能尽快选出优秀的人才。
经过众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前三甲的试卷终于从堆积如山的考卷中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还有数十名成绩出类拔萃的秀才也被甄选而出。面对如此结果,无论是六部官员,还是程显宗、黄子澄,此时皆不禁相视无言,面上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就连朱允炆也是双目圆睁,满脸惊愕。
任谁都未曾料到此次科举竟会出现这般令人始料未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