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诗诗冷哼一声,周围空气瞬间仿佛冷了一个度数,李景隆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赶紧开口训道:“滚!两个狗东西。”
但观那二人如遭雷击,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似雕塑一般。
“郡主还请息怒!”李景隆看出眼前这个冷艳女子非同寻常,这才明悟了朱元璋的意图,紧忙开口求情道。
“你不是朱允炆?”
“啊!我是太子的表兄,是陛下让我前来迎接您。”李景隆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语气恭敬道。
“带我去见朱允炆。”沈诗诗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郡主,圣旨上说让我带您先入学国子监。”李景隆面有难色,他已经猜出此女的一些来历,但也不敢违背朱元璋的命令。
“哦?那你带我进去吧!”沈诗诗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
“郡主,这两人……”李景隆踌躇道。
“走吧!”沈诗诗若无其事地说道。
“是。”李景隆闻言心中不敢生出任何杂念,径直带着沈诗诗走进国子监。
玫瑰那娇艳芬芳四溢的花朵,确实令人心醉神迷。但若要想采摘这美丽的花儿,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如同李景隆一般,尽管在外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但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实则深藏不露。
李景隆之所以能够继承国公之位,从而引起朱元璋的关注,并得他的赏识绝非偶然。这位看似放浪的年轻人,其实有着过人的智慧,而他与皇太孙朱允炆之间的情谊,更是让他在宫廷内如鱼得水。
李景隆可谓是进退自如,拿捏得当。他深知官场险恶,所以从来不会主动去招惹是非。相反,他总是以一种低调谦逊的姿态示人,因为其父曾教导过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李善长、蓝玉、胡惟庸等这些名臣明知这等典故,但因权力也如飞蛾扑火般簇拥而上。李景隆活学活用,一切事唯朱元璋马首是瞻,不该插手的事绝不插手,该放手的权力绝不留恋,这便是他的智慧。
国子监内,李潜无奈地看着朱高煦,他不曾想这位仁兄竟如此难缠。自上次教训过此子后,朱高煦便如狗皮膏药般紧紧贴了上来,非要认李潜为老大,让李潜传授其几手功夫;更是没想到看似雄武非凡的朱高煦竟是个话痨,每天在李潜身边喋喋不休,夫子在上面讲,朱高煦在子究竟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