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缓声道:“朕虽未入方外之门,但年少时亦曾于寺中为僧数日。少林、武当等诸名门大派中虽不乏当世豪杰,然天山一派亦非凡俗,不仅代代传承,且每一代传人横空出世之际,皆如耀眼星辰划过苍穹,光芒璀璨,令整个武林侧目,朕岂会不知天山一诺?但朕亦愿效仿古人,一诺千金!方才朕所言依旧作数,仙子可自行离去,朕此生不再提及此事。”
女子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清河道人说朱元璋的气魄天下无双,起初我并不信,今日见你果真如此。不管你这话真假,我作为这代天山传人,也会替他完成承诺,你指定一人,我三年内会竭力护其周全,保其安然无恙。不过,一旦超过此限,我会自行离去,回天山潜心修道,不再过问世间之事。”说话间,白衣女子神色庄重坚毅,仿佛她口中所说的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不可更改。
“仙子此话当真?”朱元璋猛然起身问道。
“叫我沈诗诗便可,仙子二字莫要再提。”女子答非所问道。
朱元璋闻言大喜,知晓这位天山传人已应下承诺,当即封她为郡主,赐号圣山。随后又对其仔细嘱托一番,但沈诗诗神情冷漠,对朱元璋的话置若罔闻,丝毫不作回应,而朱元璋似乎未察其神色,依旧滔滔不绝,直至日落西山,沈诗诗方才从奉天殿走出。
直至沈诗诗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尽头许久之后,奉天殿内方才缓缓传出一声饱含深深疲惫之意的长叹。这声叹息正是来自朱元璋,他那略显沙哑的嗓音打破了大殿的沉寂:“武爱卿,倘若此番是你来应对此女,你觉得能有几分胜算?”
站在一旁的武莫道稍稍躬身行礼,然后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回禀陛下,臣斗胆直言,若真与那女子交手,臣恐最多仅有五成把握。虽说她的功力尚不及一空和尚和青冥子,但她体内潜藏着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那股力量已然超越寻常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范畴,仿佛介于‘道’与‘神’之间。”
听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略带不满地说道:“哼!五成?若非朕前些时日费尽心思为你寻得那套绝世枪法,只怕以你的能耐,怕是连一成胜算都未必会有吧?”
被皇帝如此直白地点破,武莫道不禁脸色微红,赶忙再次躬身抱拳谢罪道:“陛下真是慧眼如炬,微臣才刚开始研习那套枪法,尚未能将其精髓完全贯通。”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不再追究此事,接着又说道:“沈诗诗刚才竟用读心术来窥探朕的内心。她却不知朕的心志犹如坚冰寒铁,任凭世间万物如何变幻,都休想对朕造成丝毫干扰。”
“陛下乃千古一帝,虽是凡人之躯,但功绩已盖秦皇汉武,如此伟大的君主,实乃我等臣民之福!”武莫道由衷赞道。
“武爱卿,朕此生最为信任你,你可莫让朕失望!”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道。
武莫道听到这话,身躯微微一震,脸上仍未显露出丝毫异样的神色,只是默默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窒息。除了朱元璋那若有若无的呼吸声时不时传来,再无其他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