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恼怒:“哼!袁洪是盐帮之主,怎会轻易现身,那时天下刚刚安定,我与他也是不熟。如今想与我交涉,恐怕是算准朕何时殡天了。”话音刚落,只见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起来,显然心中已是怒不可遏。
接着又道:“耿炳文是朕的嫡系心腹,对朕忠心耿耿,又怎会和盐帮相互勾结?这袁洪实在是狡诈多端,想必正是看准了这点,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行事。”
武莫道见状,连忙拱手问道:“那陛下究竟有何打算?”
朱元璋低头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依朕看来,这袁洪武艺高强,恐怕就算是你亲自出马,也未必能将其轻易拿下。眼下之计,不妨暂且封给他一个太常寺寺卿的官职,以此暂时稳住他的心绪,然后再徐徐图之。”
太常寺寺卿虽然位居正三品之高位,然而实际上手中所握权力寥寥无几。不过,若从某些特定角度来看,将袁洪安排至此位倒也不失为一个绝妙的主意。
武莫道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随即便再次悄然藏身于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后,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此时,殿内传来一阵低沉而威严的声音:“朕听闻近日国子监新来了一名由大同府举荐而来的秀才,名叫李潜。此人的家世背景是否清白无虞?”
武莫道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回陛下,据微臣所知,这李潜年方二十,其父名唤李默,其母则为李宁氏,他们皆是大同府贺县的普通百姓。此子天赋异禀,勤奋好学,于洪武二十九年乡试中一举高中秀才之名。此后,他在故乡逗留约半载时光,便踏上奔赴京城之路。这李潜乃是大同府早在半年之前便极力推荐之人,按照常理,本该于一月之前就抵达国子监报到入学。只是他家境贫寒,路途遥远,以致行程多有延误。所幸如今他总算平安到达,并已在国子监潜心修习三日有余。”
“哦!那就是没有什么问题!贫寒出身居然能够考取秀才之名,他还是独身一人来到京城求学。这般坚毅和勇气,着实非常人所能及!由此可见,此子无论是才学还是胆识方面,必定有着超乎常人之处。速速派人前去将其保护起来,像这样的人才,万万不可让其轻易流失掉!朕如今正在寻思着要为允炆寻觅一位股肱之臣,待到朕百年之后,可以全心全意地辅佐于他。倘若此人真的能够担当大任,那么待此次科举结束之后,便连升他三级,并让其留在京都任职吧!”朱元璋好像很久都没这么开心过了,一口气说完直累得气喘吁吁。
武莫道听到这话后,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之色,他只是微微颔首,轻声回应道:“是!”仿佛对于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料一般。
朱元璋却突然开口说道:“不妥,此人还是等朕亲自见过之后再做定夺吧!”
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内鸦雀无声,两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武莫道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低垂着眼帘,让人难以窥视到他此刻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朱元璋则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国子监内,朱高煦愁眉苦脸地接过圣旨,黄子澄不敢离他太近,生怕此人发起疯来,自己被打了也是白打。
这时朱高煦突然靠近,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先生,你要不打我一顿如何?我绝不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