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他把石头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着。只见这块石头通体金黄,赵铁牛下意识地把它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当牙齿接触到石头的那一刹那,他感觉到一种异样的坚硬,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涌上心头。牛大力依旧躺在不远处昏睡。

赵铁牛眼珠一转,迅速做出决定。他鬼鬼祟祟地把那块金色石头塞进怀中,还用手按了按,确保不会轻易掉出来。然后,他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心中暗暗决定,就连刚刚入门的妻子,也要瞒着她……

————————————————————

自从江飞和白悠悠离开之后,李潜每日的行程紧凑而又充实,几乎没有片刻的停歇。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在大地上的时候,李潜就已经匆匆洗漱完毕,紧接着便赶往国子监去听课。

国子监作为明朝的最高学府,招收的学子一般都是品官子弟、土司子弟或各府推荐的优秀人才,像李潜这种平民秀才根本没机会进入此地,但神通广大的花神秀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能将他安排进国子监。

此时的国子监祭酒名为张显宗,此人为福建宁化人,自幼好学聪慧,洪武二十一年岁贡,二十三年中举,二十四年中会试一甲第二名,殿试得朱元璋亲谕特赐状元,后被其授予国子监祭酒。

今天讲课的人是黄子澄,他现在任职太常寺卿,伴读东宫,为人极注重礼仪,今天便由他来讲解礼记,其内容主要涵盖并阐述先秦之礼制、礼意,阐释仪礼,记录孔圣及其弟子之问答,亦包含修身做人之准则等诸多方面。

但黄子澄却只是呆板地照本宣科,他口中所吐出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其讲述的方式枯燥乏味到了极点,没有丝毫能够引人入胜之处,让人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坐在李潜左边的是一个相貌英武的青年男子,此刻正昏昏欲睡,嘴里不停打着哈欠;右边则是一个嘴角挂笑的大胖子,那胖子听的津津有味,也不知是否已然明了,只是不停地点头。

“身为皇子,不仅不以身作则,而且还在课堂上昏睡,真是成何体统?朱高煦!你给我站起来。”黄子澄大怒道。

朱高煦似乎已然进入了梦乡,发出一阵均匀而又轻微的鼾声。

这声音瞬间打破了原本寂静得近乎压抑的氛围,使得整个课堂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般哄然大笑起来。这让一向严肃刻板的黄子澄,此刻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也挂不住了,直接走到朱高煦面前,正想用戒尺敲他的脑袋,但朱高煦突然站了起来,粗声问道:“先生,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