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和蔡大姐种的五百亩棉花到了收获季。
原本一个企业家,现在却落得一个地道的棉农。
刘阳自从来到新疆,他就得适应这里的一切能生存的环境。
去年,他第一次摘棉花,两个月时间他只挣了五百元,却被蚊子整整咬了两个月。
他现在不图挣钱,只想有个落脚的地方,因为他别无选择。
去年冬天,所有务工人都回家了,他却有家不能回。
一个人在一间土房里度过了漫长的而寒冷的冬天,要不是蔡大姐充当他诉苦的对象,他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这是他几十年来,最落魄最无奈的时候。
自从和蔡大姐包了地以后,他再一次看到能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每天几乎都是在拼命的干活,能不叫人干活,就尽量不叫人。
几个月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帅气阳光。
头发掉了很多,而且大部分都花白了。
胡子一个礼拜刮一次,和以前的他比起来,就是判若两人。
在他看来,越是辛苦,他心里越是充实。
只要闲下来,他就莫名的心慌,有种负罪感。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
他只是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选择错了方向。
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决策失误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还是要从他的本质上去判断。
如今,他和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等到了秋收的季节。
这些成果,代表着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刚开始,棉花只是部分可以摘,刘阳就和蔡大姐两个人忙碌在地里。
只要有可以摘的棉花,两个人就是干到半夜都不觉的累。
可随着季节的到来,棉花开始大量的成熟了。
一夜之间,地里全白了。
他们两个人的力量已经完全不行了,也不能再等了。
可一个连队只有几百人的采棉工。
现在又是成熟期,每家的棉花都成熟了,得一家一家的排队。
蔡大姐是个急性子人,她实在是等不及了,她怕万一来一场大风,那可就全完了。
于是她豁出去了,准备找连长求情,希望把自己地安排在前面。
蔡大姐风风火火来到连队,她脸红心跳的走进了连队的办公室。
一进去,就看到里面坐着五六个人,都是连队的领导。
蔡大姐一紧张,就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在路上她无数次在心里演练过,进门咋说,连长不答应咋说。
可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人,她心里演练过的话说不出来了。
蔡大姐红着脸,站在办公室的中间,两边都坐着领导看着她,等待着她张嘴说话。
现在,她的嘴却怎么也张不开了。
等不到说话的连长问:
“你有事!”
蔡大姐一紧张,竟然摇头表示没事。
连长笑着问:
“没事你跑这里干啥吗?”
面对连长的询问,蔡大姐开始有些放松了。
她开口说:
“我家的棉花快掉到地里了,能不能把我家的排到前面。”
连长说:
“现在每家都是这种情况,你看,我们这不是正商量办法呢吗?你回去等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