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平给孙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他也换了干净的衣服,又从他藏钱的地方翻找出来钱,数了六百元,把剩下的放了回去。
福平手里托着孙子,就出门了。
到了村外的大路上,福平和孙子边走边等车。
走了一段路,才来了一辆去县城的班车。
两个人上车,连五分钟不到就到了镇上。
这让他们两个走的话,得一个多小时。
福平每次一个人去的时候,从来不坐车,走着去,走着来。
到了镇上,福平和孙子先来到饭馆,要了两碗炒面。
饭馆的老板好心的说:
“娃还小,一碗饭吃不了,你要一碗,我给娃分一点。”
福平知道老板是好意,他说:
“你就做两碗,我一碗吃不饱,娃吃剩下的正好够我吃的。”
两个人都笑了,饭馆的老板似乎有些不相信。
福平的饭量大的惊人,听村里人说,他年轻的时候吃过六碗面。
很快,面就上来了,福平给孙子安排好后,他也饿了,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孩子只吃了不多,就放下筷子说:
“大爷,我要喝汽水!”
孙子一边喝着汽水,一边吃着饭,就像跟玩似的。
福平的一碗饭吃完了,坐着等孙子吃饱后,他再把那碗孙子玩着吃的饭给吃了。
十几分钟后,孙子不吃了,福平端过来,低着头一会儿就吃完了。
结账的时候,老板好奇的问:
“你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福平说:
“快七十了!”
老板笑着说:
“看你的这饭量,能吃过三个年轻人。”
福平笑着出了门。
在福平的一辈子到现在,他下馆子的次数不会超过十次。
你说他穷,他不穷,他有钱,但是就是不下馆子。
他自己算过账,一碗面的钱,能买十个油饼。
所以,只要到集上,一起和他去的村里人下馆子,他就买上十个油饼,一路边走边吃。
出来后,福平就带着孙子去了妹妹家。
就几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一进门,福平的妹妹赶紧招呼:
“哥哥,你来了,赶紧进屋,我这段时间没见你,心急,我还说来看你呢!”
福平一边进屋一边说:
“我好着呢,一天放羊,走不开。”
进屋后,他妹妹问:
“这是咱家的娃吧!可怜着!”
说着妹妹就开始流泪了,抚摸着孩子的头。
妹妹又问:
“我三哥和我嫂子还是没消息吗?”
福平说:
“前段时间你二哥家的小琴回来的,说是在新疆里,她都安排好了。”
妹妹听到这里,她再抬头看了看大哥,又看了看大哥怀里的娃。
小会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眼睛了。
福平说:
“你不要哭了,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我来是跟你商量娃念书的事!”
妹妹犹豫都没犹豫,一口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