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说:
“是啊!都想着捞一把,没想到钱没捞到,反而现在积压的货太多,赔钱也出不了手。”
燕南说:
“今天叫大家来,是和大家商量,延长结货款周期的问题!”
这帮人想着看有没有好事,才这样积极的来厂里,一听要延长结货款的周期,一下子心都凉了。
大家纷纷都说:
“我们现在能拿到一些回款,就马上还银行和民间借贷的利息,延长周期,这不是要命吗?”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大概意思都一样,那就是不同意延长周期。
供应商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对的,他们考虑的是眼前,而燕南考虑的是长期。
等大家把牢骚发完后,燕南说:
“大家听我说完,如果你们还是不同意,那我们就各干各的。”
这时候,现场安静了,没有人说话,都等着燕南开口。
燕南接着说:
“大家手里压的货,就像刘阳囤积的那几千吨油一样,是死的,不能当钱用。”
“我的想法是延长结货款的周期,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停产,你们也不用停供货,虽然你们短时间见不到资金,但是最起码你们能拿到资金。”
“这样一来,你们不但把风险转嫁给了我们,而且减少了库存量,还减少了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
“如果我们一旦停产,你们的仓库的原材料就会原地不动,每天变动的价格,货物的浪费,都会拖垮你们。”
“如果时间一长,我们都会像那些倒闭的企业一样,迟早关门。”
这样的辩弄,一直持续了四个小时。
最终,供货商还是同意了燕南提出来的方案。
其实,这些人现在知道,不抱团取暖,他们都会被这个寒冷的市场给冻死。
这些人走后,燕南对王力学说:
“你赶紧安排一下,从现在起,所有的生产减少30%,要不然我们的库房很快就会堆满!”
王力学去了车间安排了,燕南已经身心疲惫。
她趴在桌子上,头也不想抬起。
一个女人,现在肩上扛着几千万的债务,还有几个厂和几百个工人的生死存亡。
再加上刘阳到现在没有一点消息,她这是在硬撑着。
安排完回到办公室的王力学看到燕南趴在桌子上,他又退了出来,他没打扰燕南,想让她稍微休息一会。
这会儿,王力学也有了一点时间,他来到院子里,坐在台阶上,从口袋里里摸出来一支烟。
点燃烟后,猛的吸了两口,吐着烟,连同他的身心疲惫一起吹出。
王力学虽然和刘阳以及这个厂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本能的良心和对职业的操守,让他不得不尽心尽力的企业活下来。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燕南给刘阳选的这个职业经理人是选对的。
这也从中能够看出来,燕南的眼光是雪亮的,看的远,才能在这次险境下得以生还。
王力学和燕南都是刘阳人生中的贵人。
他们都没有为刘阳的困境选择抛弃,而且在刘阳跑路的情况下,依然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