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气氛死气沉沉,半天后,福田擦了旱烟,对小琴说:
“再不要想了,谢家不会对娃不好的,等娃长大了,你多帮帮娃就行了!”
黄敏赶紧对小琴说:
“叔说的对,等孩子长大了,我们一定好好帮帮孩子!”
小琴的事也解决好了,第二天,刘阳他们就返回去了。
来到市里,刘阳招待了一番姐姐跟姐夫,就送他们去了火车站。
临走的时候,小琴对刘阳说:
“你和燕南两个闹别扭了!燕南都是为了你好,有时候你得听,别意气用事!”
刘阳笑着说:
“姐,你和姐夫一路注意安全!我就先回了!”
刘阳的心气高,他是不想听到任何人对他的决定否认话题。
一个人在听不进好话的时候,那他终将会为自己一意孤行的行为买单。
回到厂里的刘阳,他突然做了一个决定,他想再多压点库存,等待着市场再次波动。
刘阳叫来了王力学,他对王力学说:
“你现在让财务给油厂打上三百万,我再压点库存!”
王力学赶紧说:
“这边的钱不能再动了,银行的贷款要还,每个月还要给设备公司打款,进原料,已经开始紧张了。”
“你再挪用,就没法运营了。”
刘阳说:
“你先打款,我再想办法。”
看到老板这样坚持,王力学只能无奈的让财务把款打到了油厂的账户。
王力学为了让厂里能正常运转,他赶紧让市场人员抓紧收款,一边缩减生产,尽量减少库存。
幸好有王力学这样尽心的管理人才,要不然刘阳这样折腾,早就停业了。
油库那边越是没有效益,刘阳的心越是烦躁,他就像得了魔怔一样,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半年后,油价开始小幅度下跌,王力学不止一次的劝说刘阳,让赶紧去库存,减少库存量,让资金流动起来。
刘阳把王力学痛骂了一顿,他还是一一意孤行。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改革开放市场的形式下,早就滋生了一批以放高利贷为生的社会人员。
这些放高利贷的人,由于手段强硬,再加上暴利,他们已经看不上个人的那点利润了。
开始把手伸向小企业了,刘阳的一意孤行,把企业带进了资金链即将断裂的边缘。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刘阳找了好几次银行,可他在银行贷的款太多了,银行现在根本就不给他贷。
就在一次去银行跑贷款的时候,他碰到了给他建过厂房的李斌。
李斌正好在用高利贷过桥还款,听到刘阳资金紧张,就把一旁放高利贷的李勇介绍给了刘阳。
刚开始,刘阳只是碍于面子,留了电话,他心里明白,高利贷是坚决不能碰的,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是清楚的。
他一直忙着奔走在银行,可是他现在的状况,银行早就清楚。
一个月下来,没有一家银行愿意给他贷款。
他又想到了赶紧去油的库存,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他的占有率也就那么多,一时半会也销售不了那么多。
他现在已经没有一点好办法,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也开始后悔没有听燕南和王力学的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