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和燕北来到村头,那棵几个人都抱不住的老杨树,还站在那里,为村里的人们挡着阴凉。
也庇佑着村里祖祖辈辈的人。
燕南和燕北这次回来,算是衣锦还乡吧!
两个人站在树底下,想着当年小时候。
要不是福平叔,她们两个这时候已经结婚生子,或在外打工呢。
两个人看到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的学生。
学生的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馍馍。
这让燕南和燕北想起了她们小时候背馍馍上学的场景。
刚开始上学,燕南和燕北因为爸爸身体的原因,年年都不种粮食,全靠村里人的施舍,还有自己家的余粮。
那时候,说背的馍馍,其实算不上馍馍,是菜叶加上玉米面蒸成的疙瘩。
吃的时候就像上面有倒刺一样,下不到肚子里。
后来,福平叔来她家后,稍微好点了,可以吃玉米面的窝窝头了。
再到后来,福平叔做了木匠后,家里好多了,背白面馍馍上学她们两个有了底气。
现在看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学生背着白面馍馍,有的骑着自行车。
她们两个羡慕着这些能背着白面馍馍上学的学生,羡慕他们这么小,就能骑自行车上学了。
可有些大年级的学生,看到燕南和燕北,也羡慕她们两个能考上大学。
毕竟,她两个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而且是女大学生。
就像村里见过世面的王九生说的:“我们阳湾村祖祖辈辈生活了几百年了,没有出过一个人,现在,一下子出了两个,而且是女娃,这要是放在过去,就是有功名的人!”
人们羡慕的同时,不知道她两个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
“燕南,燕北,你们两个回来不回家,坐在这里干啥!”
两个人回过头,看到妈妈刚从地里回来。
两个人只是轻淡的说:
“稍微坐一会!”
妈妈哪里知道燕南和燕北的心,要是按照妈妈的做法,就没有她俩的今天。
“妈,我想和我妹去一趟我爸的坟上。”
“好端端的,去坟上干啥!走,回家!”
燕北生气的说:
“我姐毕业了,有了工作,我也快毕业了,现在不用花家里的一分钱了,我们想去我爸的坟上给我爸说说咋了!”
一生气,两个人没有理会妈妈,直接去了爸爸的坟上。
燕南和燕北没有跪,她们心里多少对爸爸有些意见,不是那么的亲。
只是一直坐着,一个小时后,燕南开口说话了。
“爸,我和我妹妹都上了大学,我毕业了,被分配到石油公司,”
“我妹妹选择了医学,还得几年,还有你临走时的嘱咐,让福平叔来咱们家,我们都努力了,福平叔不同意!”
说完这些,燕南拉了一把坐着的燕北,两个人起身回家了。
来到家里,弟弟上学去了,只有妈妈一个人。
凤英没有显得那么高兴,不像别人家,娃娃回来了,再说都是这么优秀的娃,怎么也得高兴热情。
最不济也得做顿好饭,可是凤英没有。
她连饭都没有做,一直脾气耿直燕北说:
“妈,我和我姐回来你不高兴啊!连个饭咋不做呢!”
凤英说:
“有事和你们商量,你们都毕业了,能挣钱了,这个家咋办,还有你弟弟咋办,你弟弟还要娶媳妇咋办!”
燕北说:
“这不我姐刚毕业,还没上班呢,我还得几年,你这样着急干啥,我们以后能挣钱了,我们会帮的!”
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