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量的工厂倒闭,改制下岗。
人们没有以往靠厂里发米面油的待遇了,一切生活都得靠自己去买。
这样一来,粮食行业一下子出现了短暂的红火。
以往干两天停一天的面粉厂,开始了加班加点的生产。
可还是供不应求,以往靠国家调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成了自由市场。
刘阳看到了这次的商机,他在一次挂面厂内部的会议上建议说:
“现在,市里的面粉厂都供应不过来,我们零售的门市部基本上没有货卖。”
“我建议,从外地面粉厂调货,而且防止其他人模仿,和外地面粉厂签订代理合同,只能供应我们这一家,其他粮油铺子想拿,就得到我们这里来拿!”
刘阳的建议,得到了厂里的支持,一切还是和往常一样,全权交给刘阳。
很快,刘阳就和宁夏,陕西,河南几家大型的国营面粉厂签订了协议。
由于这些面粉厂生产的效率高,货源充足,挂面厂的几家门市部出现了排队买货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面粉厂的机器设备比小厂的先进,出的面粉比小厂的白,而且价格便宜。
几乎整个市里面粉行业被挂面厂的门市部给垄断了。
每天都从不同的面粉厂发出几十车的面粉。
一时间,挂面厂的库房都塞满了面粉。
为此,张厂长出面,又借了两家面粉厂的库房。
生意极其的火爆,批发,零售,同时进行着。
可是刘阳觉得还是有些单一,他又去了东北产大米的厂子,和东北大米厂签订了供应协议。
这一次,他又打开了批发大米的空白。
厂里所有的人几乎是连轴转,虽然大家都辛苦,但是一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后,厂里接到了上级的通知,只保留第一粮库,其它的都买断。
一时间人人自保,厂里开始清算了。
刘阳也被这种突如其来的事给整懵了。
刘阳决定去一趟西安,当面请教一下正在读大三的燕南。
来到西安后,刘阳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燕南的学校。
两个人坐在校园里,刘阳说着厂里改制的一些情况。
“现在已经算出来了,厂子和门市部分开出售,厂子和设备需要二十万。”
“五个门市部每个一万元,所有厂里留下的债务谁买归谁!”
燕南的建议是全部买下来,她还举例说明了几个她知道的公司,都是这样起家的,而且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刘阳说:
“这么多钱,上哪里去凑啊!”
燕南说:
“你可以先和厂里签订转让合同,后付钱!”
“你拿着合同去银行把厂子抵押给银行,贷出款后再付给厂里。”
刘阳一听到这样的话,一下子眼前一亮。
他这才知道,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他开始后悔了自己没能读书。
一切商量好后,燕南连夜起草了一份转让合同。
第二天,燕南把合同交给了刘阳,刘阳兴致勃勃的坐上了返程的火车回来了。
一下车后,刘阳直接来到厂里,找到了张厂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可张厂长一脸严肃的说:
“这么好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说!”
刘阳好奇的问:
“难道已经卖给别人了!”
张厂长说:
“有一家盖楼的公司,正和局里谈着呢!”
刘阳的血压一下升高了,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