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厂上班的人,不但工资福利不错,而且找对象也特别容易。
在相亲的时候,只要问起你是在哪个厂上班。
都会歪着脖子说:“机戒厂,轴承厂!钢厂!”
而他们这些没技术含量的小厂就不一样了,只是能养活家里人。
大厂倒下了,像这些面粉厂,挂面厂,粮油公司,也就是下一个倒闭的对象!
由于农民交上来的公粮还要处置,需要变成面粉,挂面。
再加上城市最大的需求是粮油面粉,暂时还没有倒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最好单位的工人,如今成了下岗工人。
而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面粉厂,现在却成了被人羡慕的职业。
最起码面粉厂的工人还有工资,还能养活家人。
可那些下岗的工人,有的一辈子在工厂,有的半辈子在工厂。
突然下岗了,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
刘阳现在是干的风生水起。
他经常在刘保正回老家坪村的时候,给家里捎上几箱挂面,再捎上几袋大米,香皂。
村里人都是羡慕的不得了,他们吃饭还要掺玉米面,要不一年交过公粮就不够吃了。
而根田家,挂面,白面,还有白花花的大米饭。
谁能不羡慕呢,每当福平去地里干活路过村头的时候,
总有那么几个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说:
“有那么一个能成的侄儿,你还种地干啥,睡在屋里等着吃就行了吗?”
他们的这种讽刺的话,在福平这里基本上就是这个耳朵里进,那个耳朵里出。
刘阳的弟弟已经上初中了,而且学习很好!
原来村里人总是笑话福平家的祖坟不好,出的人命苦,缺女人。
可现在都转变了,改为福平大(父亲)福平娘的坟起了作用,改变了风水。
“人家的坟好,现在出了一个当官的,以后,还得出个大学生!”
“大学生不是出了两个吗?”
“那不算,那是人家的!以后管不管他福平还两说!”
农村就是这样,人前说你好,人后恨不得把人说死!
不管人们怎样议论,福平依旧放着羊,养着牛,种着地。
根田和媳妇吴小霞,依旧保持着以前穷苦的朴实,没有因为儿子出息而改变。
就拿燕南和燕北来说,自从考上西安交大。
两个人只要放假,就会找临时的工作,挣点钱,减轻家里和福平叔的负担。
自从在市里和刘阳接触了一年多时间,三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也很是能说的来。
燕南和燕北虽然去了西安上学,但是几个人还是书信不断。
燕南和燕北会告诉刘阳她们上学的一些事,而且还帮刘阳分析一些经济走向。
西安毕竟也算个大城市,燕南和燕北会把西安的一些所见所闻,还有个体发展写信告诉刘阳。
这样一来,本身就对经济发展很感兴趣的刘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些来信,刘阳就像保存武功秘籍一样保存着,当自己闲暇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
在他看来,自己没有知识,这两个大学生就像是自己的老师一样,时时给他补充能量。
如今,真正需要知识的时候,刘阳后悔自己没能多学点,现在他才知道,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