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名字一听就土气,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刘阳!听着阳光吗!”
从此以后,刘荣荣就改名刘阳了。
张厂长把刘阳带到了厂子门前面的一间门市部。
他交代说:
“张经理,这是我远房的一个亲戚家的娃,家里困难,就让他在门市部跟着你学做生意!”
有张厂长的安排,张经理也自然不敢怠慢!
他连连表示说:
“老领导,把娃交给我你就放心吧!那每月的工资咋安排!”
“就按照一百五发吧!厂里没办法发工资,就门市部发吧!”
说好后,张厂长就走了!
张经理把厂长送出门外就进来了。
他说: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阳!”
“多大了!”
“十五!”
张经理又说:
“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有买面的人,你帮着抬一
交代好工作后,张经理又把刘阳带到了后院的一间小房子里。
这个小房子有七八平米大,里面有床,也有被子。
张经理说:
“这就是你住的地方!”
交代完后,两个人就来到了铺子里,张经理坐在一张上面有油渍的桌子前,拿着一个紫砂壶喝着茶,看着外面。
而刘阳一直站着,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城市,又第一次成为售货员。
拘束,紧张是不可避免的。
张经理看到刘阳一直站着,就说:
“后面有个小板凳,你拿出来,没人的时候你坐着,来人了你就站起来!”
刘阳拿来了板凳,坐了下来,他的两只眼睛好奇的看着门市部里的货物。
靠后面,码着五十斤一袋的面粉,面粉前面码着大米。
货架上摆着挂面,还有一些油盐酱醋调味品。
张经理的桌子旁边,放着三口大缸。
一个缸里是油,一个缸里是醋,另外的一个缸里是酱油。
每个缸上面都挂着两个用铁皮做的提子,一个大,一个小!
后来张经理告诉刘阳,一个是装半斤的,一个是一斤的。
就这样,刘阳命运的齿轮就把他转到了市里,做了一个售货员。
当刘保正再次回到村里的时候,他先是找到了发小福平,
“娃留在市里了,在国营的厂里当售货员!”
福平感到有些意外的问:
“这么小的娃能不能干,万一给你闯祸了咋办!”
刘保正说:
“买个货,打扫个卫生,能闯啥祸!你给根田说一声,就说娃好着呢!”
刘阳在市里当售货员的事一下子传来了。
都知道刘保正把刘荣荣带到市里给安排了工作,其实就是打工。
这样的好事,谁能不眼热呢!刘保正家从此就变得更热闹了。
也因为这件事,刘保正带出了许多像刘阳这样大的娃娃。
有的在运输队的修理厂当了学徒,有的在饭馆学了厨师。
村里能出去的,都被刘保正带了出去。
刘保正在村里可以说是外出闯荡的第一人,这些被他带出去的娃娃,也都各自学会了一门手艺。
后来,越来越多不去上学的娃娃,一个串一个,一个联系一个,大多都出门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以后的命运,就得靠每个人的本事和机遇了。
而刘保正自己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当时单位分房的时候,他没有要市里的房。
而是选择退休后回农村,因为他老婆没有工作,一直和孩子们生活在农村。
这样的决定,让他退休后的几年里,感到特别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