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坟(1 / 2)

风水先生指着刚刚埋好的新坟头说:

“这个坟,对大房头的子孙不好,费女人。”

此刻,所有房头的人都跪在坟前,没有哭声,白花花的一大片,

风水先生刚说的那句话,只有大房头的人思索着。

可是谁也没有表态,依旧跪着等待着葬礼的落幕。

这黄土堆下的坟里,埋的是刘福平的爷爷,

一个在旧社会吸大烟,卖完田产,到处逃难的人。

刘福平才十几岁,他对爷爷的所做所为浑然不知。

对于风水先生说的话,更是不懂,也不在意。

刘福平他大(父亲)是老弟兄几个中的老大,就是所谓的大房。

到刘福平这辈,他们姊妹六个,

他是姊妹中的老三,

同时,刘福平也是家里男孩中的老大。

由于家里极度困难,大姐和二姐早早的就嫁人了。

在那个年代,一天书都没读过的他,和其他人一样,在生产队挣工分。

由于年龄小,他被安排在村里的马圈窑,

给村集体养马,养骡子,做了饲养员。

刘福平生来大个子,长得特别结实,力气大,是天生出力的一把好手。

他饭量大的惊人,在那个年吃不饱的年代,饭量越大,饿死的几率越高。

那时候的马和骡子比人重要。

干完活的马和骡子都有黑豆吃。

刘福平在给马和骡子喂料时,总是偷着吃。

一到晚上,黑豆吃多了,放屁成了他最害怕的事。

因为睡在马圈里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其它的饲养员。

只要放屁多,其它人就会明白,这个人肯定偷吃了牲口的料!

这样一来,第二天就会被告发,村里就会批斗。

所以,他只要偷吃了马的饲料黑豆,他总是躲在外面,

等肚子不胀了才回来睡觉。

刘福平可能是天生养牲口的料,

他养的马一年生一头骡子,从来不耽搁。

第一年做饲养员,他才十四岁。

但是,他喂的三匹母马,都生下了骡子。

按照村里的规定,只要是产下骡子,每头奖励三元。

这一年,刘福平不但挣到了工分,还分到了九元。

在当时的这九块钱,对于一个极度困难而且人多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但是钱还是没有粮食有用,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其他的饲养员是既嫉妒,又没办法。

他们养了这么长时间,不是生下骡子夭折,就是根本配不上。

第二年,几个饲养员就向村里集体辞职,去养牛养骡子了,

把村里的七匹马都留给了刘福平。

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刘福平,

他不怕一个人喂不过来,他没有推辞,就答应了。

在他看来,不就是多出力吗,

虽然生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但是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当饲养员第二年的他,七匹母马都配上了种,

到后来全部产下了骡子,而且个个都活了,他是养什么成什么。

这一下子,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饲养员。

村里的牲口,在刘福平的照料下,得到了扩充,

让外村的人很是羡慕,

在牲口比人还金贵的年代,谁不羡慕呢!

每年给家里挣了工分,还往家里拿不少钱,

就这样子,家里的口粮还是不够吃,主要是劳力少,吃的人多。

劳力就他和他大(父亲)两个,

弟弟妹妹还小,挣不了工分。

刘福平大(父亲)还是个木匠,

刘福平为了多挣工分,

白天照料牲口,晚上就和他的弟弟刘福田跟着他大学木匠,

主要是帮着多干点活。

慢慢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大了。

刘福田也学会了木匠,能为家里挣来工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