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虽微,却让佟萱姿欣喜若狂。
她找到了方向,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感知、偶尔灵光一现的怯懦少女,她开始尝试主动去沟通、去引导。
萧衍也时常来看望,他并不干涉苏郁的教学,但会带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一块蕴含地热的暖玉,一截雷击过后依旧存有生机的焦木,甚至是一掬从极北寒潭带来的、带着冰寒气息的泉水。
他让佟萱姿感受到这些非生命物体中残留的或炽热或顽强或冰冷的“意”,拓宽她对“能量”和“生机”的理解边界。
“你的能力,或许不止于草木。”萧衍在一次观察后,若有所思,“万物有灵,或显或隐。若能洞悉其‘意’,或许将来,不仅能安抚被污染的能量,甚至能影响更广阔的存在。”
佟萱姿似懂非懂,但萧衍的话像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她不再局限于药圃,开始有意识地去感受脚下的土地,吹过的风,甚至阳光洒落时的温暖。
她的感知变得愈发细腻,精神力量也在这种持续的锻炼中,缓慢而稳定地增长。
她苍白的小脸渐渐红润,眼神也愈发清澈明亮,那是一种找到自身价值、内心充满力量的光芒。
2. 古籍寻踪:血瞳教的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对“血瞳教”的调查也在全力推进。
萧衍动用了麾下所有的情报网络,明察暗访,搜寻一切与“血瞳”、“异石”、“古老祭祀”相关的信息。
苏郁则利用“苏大家”的身份和学识,频繁出入王都的皇家书院、各大世家的私人藏书楼,甚至通过隐秘渠道,向一些远离尘嚣的方外之士求教。
这项工作如同大海捞针,进展缓慢。
楚涵国立国数百年,其间教派兴起覆灭不知凡几,官方记载往往语焉不详,或刻意回避。
民间传说则真伪混杂,多流于怪力乱神。
这日深夜,王府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苏郁伏案于一堆散乱的古籍抄本和竹简之中,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只言片语。
萧衍坐在一旁,处理完日常政务,也拿起一些筛选过的资料翻阅。
“你看这里,”苏郁忽然直起身,将一卷残破的兽皮纸推到萧衍面前,“这是从南疆一个几乎消亡的部落巫医手中换来的记载,上面提到,约三百年前,曾有‘瞳色如血,以石惑心’的邪徒自西而来,于深山布道,诱使部落民献祭生灵,换取力量。后来被几个部落联手驱逐,逃往西北方向。”
萧衍接过兽皮纸,上面的图画和文字都极为古朴抽象,但那个“血瞳”的象征,以及用石头蛊惑人心的描述,与他们的发现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