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荃看着老和尚:“大师既是佛门之人,又何必参拜?”
老和尚笑呵呵地指着周围墙壁:“可这道观毕竟是道家的地盘,贫僧想在此歇息一晚,参拜一下也是应当的。”
苏荃挑了挑眉,未再多言。
古时佛道之间争执不断,势同水火。
但随着岁月流转,直到如今这乱世降临。
天下妖魔横行,鬼怪肆虐,各大玄门纷纷出手镇压邪祟,内部纷争自然也随之缓和。
因此,在这个时代,佛门与道门的关系尚算和睦。
虽谈不上亲密无间,但至少不再彼此敌视。
当然,这仅限于苏荃这样的年轻一代之间。
若是茅山上那几位老前辈在此,怕是对这位和尚便不会如此客气了。
而常士杰显然也察觉到了饭桌上微妙的气氛,低头不语,只顾埋头吃饭。
此时苏荃已用完餐,盘膝坐在火堆旁,手中捧着《周易参同契》认真研读。
老和尚吃完一个馒头后,竟也坐到苏荃身旁,看着他手中的书卷:“《周易参同契》?道长修的是内丹长生之道?”
“大师修的又是什么道?”
苏荃挑眉问道。
道教分为丹道与外道。
丹道主修内丹,追求长生不老。
而斩妖除魔、风水占卜、阵法符箓等,则统归为外道。
佛门亦分即身成佛与来世成佛两种。
前者与丹道类似,修自身以成佛果。
后者则是生前积德行善,死后借功德往生极乐净土。
老和尚指着自己苍老的面容笑道:“若贫僧修的是即身成佛之道,恐怕也不会这般老态龙钟了。”
古时,玄门诸派多修长生之道,因这是一条飞升成仙的大路。
但随着时代变迁,天地灵气日渐稀薄,到了如今,灵气已几近枯竭。
从苏荃的修炼情况便可看出一二。
昔日天地间纯阳之气充盈,修道者在日出时分都不敢轻易修炼。
因那纯阳之气太过浓烈,修为不够者稍一吸纳,便会被焚为灰烬!
而如今,若想吸纳先天纯阳之气,反要等到日出之时。
即便如此,那时空中也仅有一缕微不可察的气息飘荡。
因此,如今大多数道门弟子修的都是外道,专司斩妖除魔、积攒阴德。
比如九叔、四目,皆是如此,盼着在人间积德,死后能在阴间做个冥官,免入轮回。
佛门也是如此,大多靠生前积攒功德,以求死后神魂得以往生极乐。
在这个灵气几近枯竭的时代,唯有天生大气运、大智慧、大毅力之人,才敢踏上长生之路。
因此老和尚望向苏荃的眼神中不禁多了一丝敬仰:“道长胸怀大志,贫僧实难企及。”
“什么大志。”
苏荃轻笑一声,摇头道:“不过是不愿受制于人,求个自在长生罢了。”
无论是天庭还是地府所册封的神职与阴职,都是有约束的。
简单来说,就是得按时点卯,完成指派的任务,只要上级不满意,就能随时罢免你的职位,把你打回凡人之身。
而自己修行长生之道,最终成就的是天仙果位,天庭无权干涉,最多只是招安,让你在天庭挂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