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政务大殿内,扶苏监国捧着汇总后的选秀名单,神色凝重地递至巡疆途中的始皇案前——通过加急驿传,全国四十四郡的初选名单已悉数汇总,
男性参选者共计一万五千人,涵盖宗室宗亲三千、官宦子弟四千、年轻将领三千、各行业模范五千;女性参选者仅三万余人,虽已远超往届,却与始皇的期许相去甚远。
始皇展开名单,目光扫过男女比例一栏,眉头微蹙:“欣儿,你看,男子一万五千,女子才三万,这如何能行?”
他指尖重重敲击案面,“大秦疆域万里,要多添子嗣、广固根基,女子理应是男子的三倍才够!至少三倍!”
公子欣躬身应道:“父皇所言极是!
女子为繁育之根本,三倍比例方能保障宗室与各族融合的广度,也能让更多贤良女子有机会为大秦效力。”
“传朕新诏!”
始皇语气果决,“即刻追加选秀名额,女性参选者需达四万五千人,为男性三倍!
各地郡县按现有女性名额的一半追加,不得推诿!
前期落选的女性,凡符合十六至二十岁、品行端正、五官端正者,皆可重新报名参选;异族女性名额优先保障,不得歧视排挤!”
新诏书再次通过墨家加急驿车传遍天下,短短三日,便在大秦疆域掀起了比初次选秀更炽热的浪潮——前期落选的女性们刚扼腕叹息,便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希望,各族百姓更是踊跃举荐,街头巷尾再次挤满了报名的人群。
关中某县的寒门女子李婉儿,初次参选因名额有限落选,正对着铜镜垂泪,听闻新诏,当即擦干眼泪,拉着母亲再次赶往举荐点:“娘!
我能再试一次!
这次一定能选上!”
举荐点外,早已排起了长队,全是像李婉儿一样的落选女子,她们或捧着刺绣作品,或背着简易行囊,眼中满是失而复得的光芒。
西域润疆的康居部落,阿木再次召集族中女子,新增的名额让更多异族姑娘有了机会。
古丽的好友阿依娜初次因礼仪稍逊落选,此次缠着古丽教她秦式礼仪,手中捧着双语课本,誓要弥补遗憾:“我要去咸阳,不仅为部落争光,还要学会更多大秦的知识,回来教部落的孩子!”
岭南百越部落的姑娘们更是欢呼雀跃,初次举荐了五十名,此次新增二十五名,郡守的案前很快便堆满了新的报名表。
会织花布的阿珠、善种双季稻的阿莲、懂医理的阿瑶,纷纷报名,她们穿着特色衣裙,展示着各自的才艺,只求能在选秀中脱颖而出。
商埠的商户之女张灵儿,初次参选因名额竞争激烈未能入选,此次带着新绣的“五谷丰登”锦帕再次报名:“爹爹,这次名额多了,我一定能行!
我要让皇家看看,商户女儿也能识文断字、精通商贸!”
此次新增名额中,异族女性的参与度尤为高涨,最终汇总的四万五千名女性参选者中,异族姑娘占了整整三分之一,达一万五千人——西域的康居、大宛姑娘,岭南的百越、闽越姑娘,北境的匈奴、康居姑娘,身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带着独特的才艺,成为选秀名单中最亮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