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笑着说:“那可不,俺们润疆的工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他们总是能想出一些新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阿木哥看着这辆粮车,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他知道,这些改进不仅能让粮食运输更加高效和安全,也体现了润疆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阿木点点头:“这都是互助社请墨家工匠造的,一共500辆,专门用来给军团送粮,每辆能装2000斤,500辆刚好装100万石,今天就能出发,十天就能到北境军团粮库!”
中午歇脚时,阿木的媳妇萨仁提着一篮馕赶来,馕里夹着芝麻和葱花,香味飘满粮站:“大家快吃馕!
这是俺和村里的媳妇们一起烤的,给送粮的士兵和乡亲们垫垫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装车!”
周校尉接过馕,咬了一口,香得很:“这馕比俺们军团的饼还好吃!
萨仁嫂子,俺要带几个给军团的士兵尝尝,让他们也知道润疆百姓的心意,守疆土更有劲儿!”
萨仁笑着递过一个布包:“给你装了20个!
路上慢慢吃,要是不够,下次送粮俺再烤些,只要军团需要,俺们润疆百姓啥都愿意做!”
下午,粮车都装好了,500辆粮车排成一队,像一条长龙,周校尉骑在马上,举着“秦”字旗:“乡亲们,俺出发了!
等开春,俺给你们带北境的羊肉,让你们尝尝北境的味道!”
阿木站在粮站门口,不停地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路上小心啊!到了军团,一定要记得给俺们捎个信回来,好让俺们放心!”
随着他的呼喊声,那辆装满粮食的大车缓缓地启动了,车轮在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是在回应阿木的叮嘱。
阿木和其他村民们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们依然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渐行渐远的粮车。
直到那辆粮车的影子完全消失在远处的草原上,他们才缓缓转过身来。
这时,站在阿木身旁的小张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说:“明年,俺们一定要种更多的杂交麦,再培育一些抗冻的粟米,这样就能让送出去的粮食更好,北境军团的冬粮也会更加充足!”
阿木听了小张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目光越过小张,落在了润疆那片广袤的麦田上。
只见麦浪翻滚,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阿木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现在润疆的人越来越多了,土地也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要俺们用心去耕种,每年都能给军团送去足够的粮食,让那些守卫边疆的士兵们能够安心地坚守岗位。
而俺们这些老百姓,也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就是所谓的‘军民同心,家国安康’啊!”
夕阳西下时,粮站的粮囤空了大半,但阿木心里却满当当的——这100万石粮,不仅是润疆的收成,更是润疆百姓对军团的心意,是大秦“人丁兴旺,物产丰饶”的证明。
第二天一早,阿木就带着村民们去麦田里翻地,准备明年种更多的杂交麦,小张也开始研究新的粟米品种,润疆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在为明年的好收成努力,
为给北境军团送更多的粮努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军团冬粮足,边疆稳,百姓的日子才能更安稳,大秦的江山才能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