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伊布拉欣带着部落里的两个村医匆匆赶来。
他们远远地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香气,走近一看,只见灶上已经煮好了三锅热气腾腾的汤,而村民们则排着整齐的队伍,正依次领取着这碗热乎乎的汤。
每个人手中的碗都各不相同,有陶碗、木碗,还有西域特有的铜碗,这些碗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承载着村民们对这碗汤的期待和喜爱。
“吴大夫,俺们部落也有好几个人咳,能不能给俺们方子?
俺们回去自己煮,免得跑一趟。”伊布拉欣递过一张羊皮纸,想把方子记下来。
老吴迅速地从抽屉里翻出一支炭笔,然后在那张已经有些陈旧的羊皮纸上,用他那略显颤抖的手,认真地写下了双语的药方。
他不仅详细地列出了每种草药的名称和用量,还特意画了它们的样子,以便让对方更容易辨认。
“你看,这是麻黄,”老吴指着纸上的一幅简单的草图说,“它的叶子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这样。”
接着,他又画了另一幅图,“这是甘草,它的根是黄色的,而且很粗壮。
这种草药在我们村里的田埂上随处可见,如果你自己采集的不够用,也可以到村医那里去拿一些。”
部落村医接过羊皮纸,反复确认用量:“煮的时候水和药的比例咋算?一碗水放多少麻黄?”
“一碗水放一小撮麻黄,比麦粒多点就行,甘草和生姜跟麻黄一样多。”
王小丫凑过来补充,还比划着撮药的手势,“俺煮了三锅,都按这个量,村民喝了都说舒服。”
正说着,安息的阿巴斯牵着骆驼来了,驼背上还驮着乳香,他咳嗽着走进来:“吴大夫,安息也开始咳了,
俺听说您这儿有防疫汤,能不能给俺点草药,再教俺煮法?俺想带回去给安息商人喝。”
老吴赶紧盛了碗汤给阿巴斯:“先喝碗汤缓一缓,草药俺给你装两包,方子写在双语手册上,
你回去按手册煮,要是不够,让商队再来拿。”
阿巴斯喝了汤,咳嗽果然轻了些,他摸着骆驼的头说:“大秦的草药真管用!
上次疟疾靠青蒿汁,这次流感靠防疫汤,俺以后要多跟您学,把这些法子带回安息,让安息人也能防流感。”
中午的时候,村医点的陶锅就没停过,王小丫负责添柴、盛汤,老吴忙着给村民讲预防流感的注意事项:
“别跟咳的人靠太近,衣裳要穿暖,晚上睡觉别踢被子,每天喝一碗防疫汤,保准没事。”
卖粥的吴大娘也来帮忙,她把自己的粥锅拿来,煮了一锅“防疫粥”:“俺在粥里加了生姜和甘草,村民喝了粥再喝汤,双保险!”
夕阳西下时,煮好的防疫汤全部分完了,老吴的草药包也送出去不少,他坐在门槛上,看着村民们没了咳嗽声,脸上都有了笑意,心里满是踏实。
王小丫收拾陶锅时,发现灶边还剩点草药,她赶紧收起来:“吴大夫,明天俺再早点来煮汤,要是草药不够,俺去田埂上采,保证村民都能喝上。”
老吴点点头,望着远处的草原,防疫汤的香味还飘在风里,他知道,这碗汤不仅能防黑沙岭村的流感,
还会跟着伊布拉欣的部落、阿巴斯的商队,传到西域的各个角落,让“医道同心”的暖意,在流感季里,铺满整个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