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67章 商业纠纷处:阿珠与顾客争布尺,调解处送新尺

第267章 商业纠纷处:阿珠与顾客争布尺,调解处送新尺(1 / 2)

咸阳异族商区的晨雾刚散,阿珠就把百越织锦挂满了货架,手里攥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木尺——是她从澜沧江带来的,刻着百越的刻度,她总说“这尺量布最准,多一寸少一寸都知道”。

刚摆好货,卖炊饼的周婶就凑过来,指着红底孔雀纹的织锦:“阿珠姑娘,这布给俺扯三尺,做件外衫,俺用商票付!”

阿珠笑着点头,拿起木尺量布,手指沿着刻度划下:“周婶,三尺正好,您看!”说着就要剪布。

“等等!”周婶突然按住她的手,指着木尺皱眉,“你这尺不对吧?

俺上次在王婶那儿扯三尺布,比你这长半寸,你是不是用小尺糊弄人?”

阿珠愣了,赶紧把布铺平,又量了一遍:“周婶,俺这尺是部落传的,量了十几年都没错过,肯定是三尺!”

周婶不依,声音也提高了些:“俺不管你部落的尺,在咸阳就得用大秦的尺!

你这尺短了,俺不能吃这亏!”

周围的顾客都围过来,阿巴斯牵着骆驼路过,赶紧挤进来用生硬的秦话劝:“周婶,阿珠实诚,不会糊弄人,是不是尺不一样?”

“就是尺不一样!”

周婶指着不远处的王婶布摊,“你问王婶,她的尺是大秦的标准尺,三尺就是三尺,哪像这姑娘的尺,短一截!”

阿珠急得眼眶红了,她不懂大秦的尺和百越的尺有啥不一样,只知道自己从不多收顾客一分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俺没糊弄人,俺的尺真的准……”

正吵着,市署的纠纷调解员老陈提着个木盒走过来,他是商区专门处理买卖纠纷的,手里总拿着大秦的标准尺:“都别吵,咱们按标准尺量,是长是短一量就知道!”

老陈打开木盒,拿出一把刻着秦字刻度的木尺,上面还盖着市署的红印:“这是大秦的标准尺,一尺合二十三厘米,咱们现在量阿珠的布,再量她的尺,就清楚了。”

周婶赶紧点头:“对!用标准尺量,俺就信标准尺!”

阿珠也擦了擦眼泪,把织锦铺在货架上:“量就量,俺的布肯定够三尺!”

老陈拿着标准尺,从布的一端量到另一端,尺子拉直,刻度正好停在“三尺”的位置:

“周婶,您看,布是够三尺的,没短。”

周婶愣了,又凑过去看:“那为啥她的尺量出来和王婶的不一样?”

老陈笑着拿起阿珠的百越尺,和标准尺放在一起比对:“你看,阿珠的尺是百越刻度,一尺比大秦的标准尺短半寸,她用自己的尺量三尺,其实按大秦标准尺,正好是三尺,没少给你布。”

阿珠这才明白,原来不是自己的尺不准,是两个地方的刻度不一样,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周婶,对不起,俺不知道大秦的尺和俺们部落的不一样,没糊弄您。”

周婶也有些尴尬,拉着阿珠的手:“姑娘,是俺错怪你了,俺不该没问清楚就说你糊弄人,这布俺要了,还按原来的价!”

老陈看着两人和好,笑着从木盒里拿出一把新的标准尺,递给阿珠:

“阿珠姑娘,这把标准尺送给你,上面有秦字和百越话的对照刻度,你以后量布用这个,就不会再出误会了。”

阿珠接过新尺,上面的刻度清晰,还刻着“市署标准尺”的字样,她摸了摸尺子,又看了看老陈,感动得说不出话:

“谢谢您,陈大叔,俺以后就用这把尺,再也不会弄错了。”

周围的顾客也都笑了,阿巴斯凑过来,用安息话对阿珠说:

“以后有不懂的就问老陈,他可会解决纠纷了,上次俺和罗马商人争香料重量,就是他用标准秤量清楚的。”

老陈又从木盒里拿出一本《度量衡手册》,递给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