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63章 诚信榜评选:赵货郎上榜,减免1成商税

第263章 诚信榜评选:赵货郎上榜,减免1成商税(1 / 2)

咸阳西市的晨雾还没散透,赵货郎就挑着巧成城铁锅的货担往老槐树下赶,

货担绳上系着的《民生算术册》晃来晃去,封面上“税”字的墨迹被他摸得发亮——昨晚他对着油灯算到半夜,

若能评上诚信榜,减免1成商税,每月能多攒出给小郎买新芦苇笔的钱。

老槐树下早围满了小贩,卖布的王婶熨平了最好的青布搭在臂弯,卖盐的张叔扛着半袋没掺沙的新盐,

连安息来的阿巴斯都牵着骆驼站在边儿上,手里攥着张巴图写的“诚信”纸条,时不时拿出来比对木牌上的字。

“都静一静!”

市署令李大人举着红底黑字的榜单走上木台,身后吏员捧着刻着“诚信商户”的木牌,“诚信榜按三项评:

一不卖假货缺斤短两,

二不拖缴漏缴商税,

三在互助社里肯帮衬人,现在念上榜名单!”

赵货郎的手心瞬间攥出了汗,货担上的铁锅轻轻撞在一起。

他想起上个月李大娘要去巧成城进陶盆,自己帮她看了整整一天摊,还把仅剩的两口铁锅按成本价匀给她;

想起每次卖粟米都多舀一勺,老主顾说“赵大哥的米,秤杆永远翘着”。

“第一个,卖布的王婶!”

李大人的声音落下,王婶笑着小跑上台,接过木牌时还不忘说,

“俺就是给顾客多剪半寸布,帮新小贩缝个货袋,不算啥!”

“第二个,卖盐的张叔!”

张叔扛着盐袋走上台,李大人补充道,“张叔的盐从不掺沙,

还帮周边村落的老人送盐上门,上个月大雪天,他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里地!”

赵货郎的心跳得更快了,他盯着榜单上最后一个名额,耳朵里嗡嗡响,直到李大人喊出“第三个,赵货郎!”,他才猛地反应过来,手里的货担绳差点滑掉。

“俺?俺也上榜了?”

赵货郎快步走上台,声音还有点发颤,接过木牌时摸了又摸,上面的“诚信商户”四个字刻得深深的,还刷了层清漆,亮闪闪的。

“咋不能上榜?”

李大人拍了拍他的肩,“你卖铁锅包退换,上个月有顾客说锅把松了,你当场就给人换了新的;

互助社里你帮阿巴斯算商税,教李大娘用商票,这都是诚信!”

台下顿时响起掌声,王婶挤到台前喊:

“赵大哥,早说你能中!

你那铁锅,俺家买了两口,烧半年都没裂,实诚!”

阿巴斯也牵着骆驼凑过来,用生硬的秦话道:“赵,好!俺也想上榜,你教俺,咋做?”

赵货郎笑着把木牌举给阿巴斯看:“不难!卖货不掺假,帮人搭把手,缴税不拖拉,下次你准能上!”

巴图刚好路过,听到这话,赶紧帮阿巴斯翻译:

“他说只要你像赵货郎一样实诚,下次评选肯定能上榜,上榜了能减商税,还能优先进巧成城的货!”

阿巴斯眼睛一亮,赶紧掏出小本子记下来,

嘴里念叨着“不掺假,帮人,缴税”,惹得周围人都笑了。

评选结束后,赵货郎刚把货担摆好,就有老主顾围过来。

卖炊饼的周掌柜指着他的诚信木牌:“赵大哥,上榜了就是不一样!

给俺来两口铁锅,俺信得过诚信商户!”

“俺也来一口!”卖粥的吴大娘说,“上次俺买的锅漏了,你二话不说就给换了,这次还来你这儿买!”

不到一上午,赵货郎的二十口铁锅就卖了十七口,比平时多卖了近一半。

他掏出《民生算术册》算账,按以前的商税,卖十七口铁锅赚三百四十钱,要缴三税一,也就是一百一十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