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35章 墨家造新农具:张衡改曲辕犁,寒铁犁铧破冻土

第235章 墨家造新农具:张衡改曲辕犁,寒铁犁铧破冻土(2 / 2)

“律蒙大叔,您扶着犁把,阿骨帮着牵马,调深销往下拨一点,耕深点,种波斯麦才好!”

阿骨赶紧牵住马绳,律蒙扶着犁把,马一拉,新犁果然稳稳前进,

虽然有点歪,却成功耕出了一道犁沟,丁零人顿时欢呼起来。

可刚耕了半亩地,意外发生了——一块埋在冻土下的石头卡住了犁铧,

犁架晃了晃,寒铁犁铧没卷刃,却把犁辕的木销震松了。

曹平赶紧跑过去,从工具包里掏出新的铁榫卯,三两下就把犁辕修好:

“没事!

这铁榫卯比木销结实,以后遇到石头,先把犁抬起来,别硬耕!”

律蒙看着曹平熟练的动作,感慨道:

“你们墨家的人真厉害!

不仅会造犁,还会修,比俺们的萨满还‘能’!”

三、学用新农具:从“好奇”到“依赖”

接下来的日子,北境的开荒点热闹起来。

丁零人跟着曹平的学徒学用曲辕犁,一开始还有人怕累、怕学不会,

可看到阿骨半天就学会了,还能帮着教别人,大家都动了心。

巴图(丁零猎手)以前最抵触新农具,觉得“打猎比种地痛快”,

可试了一次曲辕犁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这犁比拉弓省劲,一天耕三亩地,比打三只鹿还管用,

秋天收了麦,能换十张虎皮!”

董翳看着丁零人熟练地扶犁耕地,笑着对张衡派来的信使说:

“多亏了这曲辕寒铁犁,两百亩麦田的目标,半个月就能完成!

陈农官送的波斯麦种,再过十天就能播,今年北境肯定能丰收!”

信使还带来了好消息:

巧成城墨家工坊已经开始批量造曲辕犁,除了北境,

还要送两百台到润疆,帮着那里的农夫耕沙地;

张衡还改良了“播种器”,能跟着犁一起走,

一边耕一边播,比人工撒种均匀,还省种子。

律蒙听说还要送播种器,赶紧让阿骨给张衡写了封信(用刚学的秦字):

“张衡先生,谢谢您的新犁!

俺们丁零人会好好种地,秋天收了麦,给您送新麦饼!

还想要播种器,俺们学东西快!”

四、新农具助粮安:冻土变良田,协同谱新篇

春播结束时,贝加尔湖以南的两百亩波斯麦田绿油油一片,

曲辕寒铁犁还帮着丁零人耕了五十亩苜蓿地,用来喂牛羊。

曹平要回巧成城了,律蒙带着丁零人来送他,手里捧着一包新磨的麦粉,还有一把用寒铁边角料做的小刀:

“曹平兄弟,这麦粉是用新犁耕的地种的,您带回去给张衡先生尝尝;

这小刀是俺们自己做的,虽然不如寒铁犁铧,却是俺们的心意。”

曹平接过麦粉和小刀,眼睛有点红:

“律蒙大叔,俺们还会来的!

秋天俺们送播种器来,再教你们做‘脱粒机’,收麦更省劲!”

董翳站在麦田边,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对身边的副将说:

“你看,这就是农墨同心——墨家造农具,农科送种子,

咱们帮着开荒,丁零人出力,缺了谁都不行。

二五计的‘粮安大秦’,靠的就是这种协同!”

副将点头:“是啊,以前北境靠打猎过活,现在有了新犁、新种子,

能种麦、能喂牛羊,再也不用怕冬天没粮了。

以后谁再说北境是‘不毛之地’,俺就带他来看这麦田!”

巧成城的墨家工坊里,张衡正对着新的“脱粒机”图纸琢磨,

曹平带回的麦粉被做成了麦饼,分给工匠们吃。

张衡咬着麦饼,看着窗外批量生产的曲辕犁,笑着说:

“这麦饼比咸阳的还香!新农具就是给百姓的‘武器’,

不用打仗,却能让冻土变良田,让大家吃饱饭,这比连弩车还管用!”

风掠过北境的麦田,麦苗轻轻晃动,曲辕犁静静地靠在田埂边,

等待着秋天的丰收。

丁零人、秦军士兵、墨家工匠、农科学生,因为这新农具,

因为对好日子的期待,紧紧连在一起,为大秦二五计的“粮安”,

为北境的安稳,埋下了最坚实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