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派木工营学做这个,以后北境运粮,全用木橇!”
又对赵括说,
“你这次立了大功,俺要给陛下写军报,保举你升都尉!”
赵括连忙摆手:
“将军,这不是末将一个人的功劳,是弟兄们一起干的,还有鲜卑的阿古拉他们帮忙。
要说功,大家都有功。”
阿古拉在旁边听了,咧开嘴笑:
“能帮大秦运粮,俺们也高兴!
以后有这活,还找俺们鲜卑人!”
四、雪地庆功:马奶酒里话协同
当晚,项羽在大营里摆了庆功宴,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烤羊肉和马奶酒,但士兵们吃得格外香。
项羽非要拉着赵括坐在主位,给他倒了满满一碗酒:
“你这0.03%的损耗率,得记进大秦的军史里!
以后谁再说北境粮道难护,俺就把你这木橇拍他脸上!”
赵括喝了口酒,脸有点红:
“将军,其实这也多亏了巧成城的木板和铁榫卯,
还有老吴的医官队给的防寒装备——要是木橇散架了,
或者弟兄们冻病了,损耗率肯定降不下来。”
“你说得对!”
项羽放下酒碗,“赢欣公子说的协同,就是这个理。
你护粮道,巧成城给工具,老吴给医药,鲜卑人给劳力,缺了谁都不行。”
他又给拓跋烈倒了碗酒,
“拓跋首领,以后你们部落要是种耐寒麦缺种子,
跟俺说,俺让陈农官给你们送!”
拓跋烈激动地把酒一饮而尽:
“谢谢项将军!
俺们早就想种大秦的耐寒麦了,就是不知道咋种。”
赵括接过话:
“等俺回粮道起点,就请农科站的学生去你们部落,
教你们堆肥、播种,保准比你们种的粟米多收一倍。”
宴会上,士兵们围着木橇,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人说可以在木橇前面装个小铲子,自动铲雪;
有人说可以在马身上披个暖棚,免得冻着;
还有人说要给木橇编个号,像粮袋一样,丢了能查到。
赵括拿着小本子,把这些主意都记下来,笑着说:
“等开春,咱们就改良木橇,让它更好用!”
夜深了,雪还在下,但大营里的暖意驱散了严寒。
赵括站在帐篷外,望着远处粮道的方向,心里琢磨着回去后要做的事:
教木工营批量制作木橇,跟陈农官商量在粮道沿线设暖棚驿站,
再请鲜卑人帮忙在险要处插红旗……他知道,
0.03%的损耗率不是终点,是北境粮道的新起点。
第二天,赵括带着空木橇往回走,项羽亲自送他到营门口:
“路上小心!
等俺打退左贤王,就去粮道看你改良的新木橇!”
赵括笑着挥手:
“将军放心,保证让您满意!”
雪地里,木橇又开始滑行,这次虽然空着,
但赵括知道,它们很快会载着新的粮草,载着北境的希望,再次驶向远方。
而那0.03%的损耗率,像一粒种子,落在了每个护粮人的心里,
也落在了大秦北境的雪地里,等着开春后,长出更结实的粮道,更稳固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