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83章 五年计·第二年

第183章 五年计·第二年(2 / 2)

巧成城(曹参主理)

曹参的工业账册像本“百工全书”:“全年产曲辕犁5万具(销关中2万)、连弩8万具(含折叠弩3万具,单兵可携)、铁锅15万口(供西疆10万、关中5万);

新造‘水力设备’300台(锻锤100、锯木机80、磨面机120),替代人工人,煤耗降3成。”

技术突破:“墨家造‘高炉炼铁’,日产铁3000斤(比旧法高5倍),铁纯度达90%(可造箭头);

公输家改‘织布机’,女工日产布5尺(旧法2尺),细毛锦缎年产5万匹,吕雉商队说‘咸阳贵族抢着订’。”

定远主城(萧何主理)

萧何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主城人口增至15万(秦民8万、新户7万),市集商铺500间,月均交易额800万钱(商税80万钱)。

- 治安:王五的‘巡捕队’全年破案320起(盗案200、欺市120),破案率95%,百姓说‘夜不闭户也安心’;

- 基建:新修砖路50里、排水渠30里,雨天积水不超1时辰;建‘菜鸟营新营’,可容5000人训练,床榻、武器架全用巧成城新料;

- 户籍:新增秦籍3万户(含混血儿家庭1.2万户),均发‘秦籍证’,享受‘生娃赏田’政策。”

三、百业功报:技通百行,利泽万民

农业(农家\/张小三)

张小三的手还沾着泥,账册上却写得工整:“推广‘耐盐麦’‘西域粟’等新种10万亩,增产粮食30万石;

教新户‘三圃制’(一区种麦、一区休耕、一区种豆),土地肥力提升2成;农科学生300人,已在各城开‘农技站’,手把手教堆肥、选种,新户称‘比亲爹还耐心’。”

工业(墨家\/公输家)

张衡展示新设备图纸:“‘风车灌田机’造500台,灌溉面积10万亩,节水40%;

‘煤窑深井法’推广后,日产煤2000担(够巧成城工坊用3日),煤价降3成;‘陶管排水’技术用在润疆城,盐碱地改良速度快1倍。”

商业(吕雉商队)

吕雉的商路图铺了半张案:“全年商队120支,行程50万里,打通‘定远—安息’商路(耗时3月),

运回香料10万斤、宝石500斤,卖出铁锅8万口、彩布15万匹,纯利3000万钱(缴商税300万钱)。

- 创新:用‘商票’替代铜钱(巧成城印,可在各城兑换),大额交易效率提10倍;

- 雇工:商队雇西域向导500人,月薪300钱(同秦人工价),说‘跟着大秦商队比当部落首领强’。”

医疗(医官\/李老三)

李老三的药箱就放在脚边:“建‘医馆’20处,培养‘民医’500人(会治常见病、外伤);编《西域草药图》,收录50种西域药材(如‘雪莲治冻伤’);

全年诊病8万人次,疫病仅2起(均为风寒),治愈率98%;马医馆治好病马3万匹,挽回损失超百万钱。”

教育(扶苏\/田恒)

田恒的课本上满是批注:“各城学堂80所,学生1.5万人,均学简体字、阿拉伯数字;编《西疆课本》,

收录‘张小三开荒’‘阿木从军’等故事,学生能背‘少年强则国强’者占80%;‘童子班’(7-10岁)学珠算,最快者能算‘1000x500=’,比账房还快。”

尾声:数字背后,是西疆的心跳

汇报至深夜,议事堂的铜灯映着满案的数字:320里疆土、120万亩新田、28万匹良马、15万口铁锅、3000万钱商利……这些数字背后,

是赵括护粮时磨破的手掌,是张小三改良盐碱地时晒脱的皮,是阿木斩敌时染血的军甲,是新户妇人给孩子缝的第一块秦布。

赢欣望着窗外,定远的灯火已漫至天际,润疆城的打谷声、天驷城的马嘶、巧成城的锤响,混着议事堂的呼吸,汇成西疆的心跳。

“五年计的第二年,”他拿起朱砂笔,在地图上添了句注,“数字会老,土地会长,人心会更烫。”

蒙嫣怀里的赢泽,不知何时已睡着,小拳头却攥着块西域软玉,玉上的“泽”字,在灯下发着暖光——像这片土地上,无数正在生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