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51章 贡品入咸阳:骏马蹄惊,家书意暖

第151章 贡品入咸阳:骏马蹄惊,家书意暖(2 / 2)

赢傒捧着儿子的狼牙,召集宗族子弟:“看看!这是侈儿在西域得的!他说能百步穿杨了!想当初你们谁不笑他是‘香粉公子’?如今人家在河西杀匈奴、得狼牙,你们还在咸阳斗蛐蛐!”子弟们面面相觑,再不敢轻视那支“菜鸟营”。

李斯将李信捎回的玛瑙给老妻戴上,对满堂宾客道:“吾孙信儿,在河西掌账簿,连韩信将军都夸他。这孩子出发时,我还怕他扛不住苦,如今才知,温室里养不出好苗,河西的风沙才是真养料!”

蒙恬家更热闹。其子蒙武(注:为区分重骑主将蒙毅,此处用蒙武)收到堂兄蒙浩捎回的西域弯刀——刀身泛着青光,是车师铁匠所铸。蒙恬挥刀斩断案角,赞道:“这刀比秦剑锋利!浩儿在河西不仅练骑射,还懂辨铁器了,好!”

几家欢喜几家愁。宗室里的赢恒悔得直拍大腿,他当初死活不让儿子赢澈去河西,说“赢欣那是把金枝玉叶往泥里埋”。如今见赢侈、李信个个脱胎换骨,他拉着赢傒的袖子道:“傒兄,帮我问问赢欣公子,还收不收人?我让澈儿去河西,哪怕从喂马做起!”

冯劫的父亲冯去疾也找到李斯:“李相,犬子劫儿总说在咸阳学不到真本事,不如也送去河西历练?听说菜鸟营还缺人?”

消息传到宫中,嬴政正在看牡丹送来的西域粮种试种奏报。听闻勋贵们纷纷想送子弟去河西,他对李斯道:“赢欣办的这菜鸟营,倒成了香饽饽。”

李斯笑道:“这便是‘历练’的好处。昔日勋贵子弟多骄纵,经河西风沙一磨,方知稼穑之苦、征战之难。陛下,不如准了他们的请求,再扩菜鸟营规模,让更多子弟去河西,将来皆是大秦栋梁。”

嬴政颔首:“准。传旨赢欣,再招五百勋贵子弟入菜鸟营,仍按旧例,从耕地、喂马学起,不许搞特殊。告诉他们,要想人前显贵,先在河西流够汗!”

三、西望河西:风沙里的成长,朝堂上的风向

腊月的咸阳,因这批西域贡品与家信,添了许多新话题。街头巷尾都在说“河西的好马”“西域的织锦”,更有人传唱新歌谣:“送儿去河西,能骑汗血马,能佩狼牙刀,归来不是旧时娃。”

勋贵们的宴会上,再没人比谁家的玉碗更亮,而是比“犬子在河西射了多少箭”“小女收到的家书里提了多少战功”。赢傒成了最受追捧的人,天天有人来打听河西的事,他便把赢侈信里的话添油加醋讲一遍,听得众人眼睛发亮。

李斯将李信的账簿抄了一份,呈给嬴政:“陛下您看,这孩子算的缴获账,比户部的还细。赢欣说‘立序先立账’,果然没错。”

嬴政看着账簿上整齐的数字,忽然想起赢欣战报里的话:“大秦的疆土,不止在马蹄踏过的地方,更在这些娃娃的账本里、箭杆上、家书的字里行间。”他提笔在账簿上批了个“可”字,对李斯道:“开春后,让少府组织工匠,照着西域织锦的样子,织出咱大秦的新锦;让太仆寺用汗血宝马与中原马配种,改良军马;再让廷尉府拟个新令,凡河西历练满三年者,可优先补官吏缺——朕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在大秦,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都能出头。”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照在章台殿的铜鹤上,泛着金光。远处的驿道上,又有几辆马车整装待发,车上坐着跃跃欲试的勋贵子弟,他们的行囊里,装着家人的嘱托,也装着对河西风沙的向往。

而在千里之外的定远,赢欣正看着王五送来的新情报——西域诸国听闻贡品入咸阳,已有楼兰、车师派使者来降,愿“岁岁纳贡,永为秦臣”。他将情报折好,望向练兵场,那里,赢侈正带着新入营的菜鸟练射箭,李信在帮萧何清点新到的物资,胡亥则捧着家书,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风卷着玄鸟旗,掠过河西的土地。赢欣知道,那支送往咸阳的车队,送去的不仅是贡品,更是一种信念——大秦的未来,不在旧勋贵的门第里,而在这些被风沙磨硬的骨血里;西域的价值,不止在宝马美玉中,更在让每个秦人都明白:天地很大,只要肯走出去,总有属于自己的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