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的震撼尚未平息,第二场斗阵的沙盘已在两军阵前的高台上迅速布置完毕。
这是一幅精细的河西走廊局部地形沙盘,山川河流、关隘道路,栩栩如生。
蒙恬亲自下场。
他身经百战,深谙兵法,是帝国军神般的存在。他要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在兵棋推演中堂堂正正地碾压对手,挽回第一场的颓势,更要看看这个被赢欣寄予厚望的“韩信”,究竟是何方神圣!
定远一方,走出的是一位身着青灰色布袍、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沉静甚至有些木讷的年轻男子——韩信。
他步履平稳,眼神清澈而专注,仿佛周围二十万大军的肃杀之气与他无关。他对着蒙恬和御驾方向,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军礼,动作一丝不苟,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稳。
“定远军师中郎将,韩信,请蒙将军指教。” 声音平和,无波无澜。
蒙恬微微颔首,心中却不敢有丝毫轻视。项离之勇已惊天动地,赢欣派此人出战,必有倚仗。“韩军师,请。”
沙盘推演,正式开始!
蒙恬执黑,代表秦军,韩信执红,代表定远军。规则简单:双方各拥模拟兵力(步、骑、弓等),在限定回合内,以沙盘地形为战场,排兵布阵,进行虚拟攻防对抗,由蒙恬指定的几位经验丰富的副将担任裁判,判定战损和胜负。
蒙恬开局,稳扎稳打。
他以经典的“雁行阵”推进,步卒居中,两翼骑兵护卫,弓弩压阵,阵型严谨,攻守兼备,如同一个无懈可击的黑色铁砧,缓缓压向代表定远的红色区域。这是帝国军队最擅长的堂堂之阵,凭借强大的兵员素质和严明的纪律碾压对手。
韩信应对得……很“奇怪”。
他的红色小旗移动得并不快,甚至显得有些“散乱”。他没有集结重兵正面硬抗蒙恬的“铁砧”,反而将兵力化整为零,分成数股小部队,依托沙盘上的丘陵、河流、峡谷等地形,进行频繁的机动、骚扰、迂回。
时而以小股精锐骑兵突袭蒙恬的粮道,时而以步卒据险阻击,迟滞蒙恬主力的推进速度。他的阵型变化极快,毫无定式,仿佛流水,无孔不入,又滑不留手。
蒙恬眉头微皱。这种打法看似零敲碎打,不成气候,但自己的“铁砧”推进速度被大大延缓,后方补给线也频频受到威胁,如同陷入泥沼。
他试图分兵围剿这些“苍蝇”,但韩信的小部队总能利用地形提前规避,甚至反过来设下陷阱,吃掉他分出的兵力。蒙恬感觉自己空有千钧之力,却总是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高台上,观战的将领们起初对韩信这种“不成体统”的打法嗤之以鼻,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随着推演进行,他们的脸色渐渐变了。
韩信对地形的利用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每一次看似不起眼的调动,都精准地卡在蒙恬大军运转的节点上。他的部队仿佛能预知蒙恬的行动,总能提前一步占据有利位置。
“此子……用兵如鬼魅!” 一位老将低声惊叹。
推演进入中盘。蒙恬凭借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终于将韩信的主力(或者说,是韩信愿意让他看到的主力)逼到了一处背靠大河、名为“落鹰涧”的险地!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狭窄,大军难以展开,实乃兵家绝地!
蒙恬眼中精光一闪!
战机!
他毫不犹豫,指挥大军三面合围,如同巨大的铁钳,要将定远军彻底锁死在绝地之中!他布下重兵堵住唯一的出口,同时以强弓硬弩封锁河面,断绝对方从水路逃脱的可能。经典的“瓮中捉鳖”!
“韩军师,此地,可名‘落鹰’,亦能葬龙!”
蒙恬沉声道,带着一丝胜利在望的自信。
一直沉默的韩信,终于抬起头,看向沙盘上那陷入绝境的红色主力。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笑意?
“蒙将军可知,” 韩信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置之死地……而后生?”
话音未落,沙盘上风云突变!
只见那支被围困在“落鹰涧”的红色主力部队,非但没有慌乱溃散,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如同被逼入绝境的狼群,爆发出远超寻常的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