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06章 民心如潮,塞道西奔

第106章 民心如潮,塞道西奔(2 / 2)

严令升级:更残酷的旨意下达:凡抓获欲投定远之流民,无需审判,就地格杀!

悬首于道旁以儆效尤!凡隐匿、资助流民者,同罪!诛连乡里!

同时,严令边境守军加强封锁,必要时可越境追击!

赵高的毒计:赵高趁机进谗:

“陛下!此皆嬴欣那逆贼妖言惑众,以利相诱之故!臣有一计:可派死士混入流民之中,散布定远城实为陷阱、公子欣残暴不仁、流民抵达后皆被充作奴工苦力甚至被屠戮取食等谣言!

并可在流民必经之路水源投毒,制造恐慌!” 嬴政眼中凶光一闪,竟点头默许。

前线秦军:

士气再挫:流民潮的消息传至即将开拔的秦军大营,如同在厌战的情绪上又浇了一盆冰水。士兵们看着那些被描绘成“通逆”的流民画像(多为老弱妇孺),听着他们宁死也要投奔公子欣的传闻,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悲凉。

我们真的要跋涉千里,去攻打一个连阉人和流民都愿意收留、给活路的地方?我们真的是去“讨逆”,还是去当刽子手,断绝同胞的生路?

执行困境: 接到“就地格杀”流民的命令,让许多基层军官和士兵感到抵触和不适。屠杀平民,尤其是手无寸铁的妇孺,与军人的荣誉感背道而驰。命令的执行效率可想而知。

定远应对,机遇与挑战:

定远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爆炸”。

*接纳与甄别:城墙下设立的临时流民点人满为患。蒙嫣和钱先生压力巨大。他们一方面要尽可能接纳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投奔的生力军(人口是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必须严防秦廷细作和赵高派出的谣言死士混入。

登记、甄别、初步体检(防止瘟疫)的工作量剧增。“蛛网”的特工们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在流民中紧张地工作着。

安置与分配: 城内空间和资源有限。大量临时窝棚在城外规划区域搭建。有手艺的匠人、懂农事的农夫被优先挑选出来,补充到匠作区和农苑。

身强力壮者被编入辅助军团或工程队。妇孺老弱也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缝补、炊事、照料伤病员)。王德等“净牲使”惊喜地发现,定远城外也建起了大型牲畜围栏,他们的“专业技术”再次有了用武之地,立刻带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为新来的牛羊进行“改良”。

“谣言”与反制: 赵高派出的死士果然开始散布恶毒谣言。但定远城的应对迅速而有力:

公开透明的安置流程:流民一到,登记、吃饭、分配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谣言不攻自破。

现身说法:王德等最早投奔者和已经安定下来的流民,自发成为宣传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谣言。

严厉惩处:抓获的几名造谣死士,被当众公审,揭露其身份和目的,然后处以极刑!定远城以铁的事实和强硬的手段,维护了来之不易的声誉和凝聚力。

力量与负担: 汹涌的流民潮给定远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守城人力不足的压力(大量新兵和工程人员)。

但同时,粮食、药品、御寒物资的消耗也急剧增加,给本就不宽裕的后勤带来了巨大挑战。蒙嫣几乎不眠不休地统筹调度,挖掘一切潜力。

公子欣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如同繁星般蔓延的流民营地灯火,听着风中传来的、带着各地口音的嘈杂人声,眼神深邃。民心如水,浩浩荡荡,西向而流。这既是定远城对抗帝国大军的最大底气,也是最沉重的责任。嬴政的屠刀和赵高的毒计,阻挡不了求生的人潮。

这场父子对决,早已超越了权力之争,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人心向背、关于生存之道的终极较量!定远城,这座在风暴中崛起的孤城,正因这滚滚而来的民心,而变得愈发坚固,也愈发……引人瞩目。

它如同一座灯塔,不仅照亮了塞外,其光芒更已刺穿了帝国的重重阴霾,映入了无数绝望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