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二场拍卖会(1 / 2)

长安城·“秦盐阁”前广场(临时搭建的拍卖场)

权贵拍卖会次日,清晨。

与前日的“天香阁”形成天壤之别。

少了奢华与仪式感,多了市井的喧嚣与赤裸裸的利益争夺。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以及商贾们压抑的兴奋与焦虑。广场四周,护城兵披甲执锐,形成一道冰冷的隔离带,彰显着官府的威严与此次交易的“恩赐”性质。

商贾的入场与等级的重构

“入场券”的代价:

昨日被拒之门外的巨商们,此刻成了主角。但他们入场的代价,是每人缴纳了一百金的“保证金”(公子欣巧立名目,实为前期运作资金回笼)。

核验身份依旧严格,但标准变成了资产凭证(地契、矿契、商队规模证明)与地方官府的保荐文书(公子欣借此悄然编织地方关系网)。

人群鱼贯而入,虽无包厢雅座,但按地域(如齐、楚、巴蜀、三晋)和财力被分区安排,无形中形成了商贾内部的“新秩序”。

广场上人头攒动,粗犷的丝绸与精细的麻布混杂。商人们交头接耳,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断扫视着中央高台和彼此。昨日天香阁内传出的天价数字,如同烙铁烫在他们心上,既感不公,又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只要能拿到货,!

牡丹的务实宣言:

褪去了昨日的华服盛装,牡丹换上了一身更显精明干练的深色劲装,发髻高挽,英气逼人。

她登上高台,无需扩音,清冷的声音便压下嘈杂:

“肃静!

奉公子谕令,今日释出‘秦盐阁’上等精盐四万石!

此盐虽非‘玉髓’,然其纯净、质优,远超官盐市售之品!”

直接点明商品定位——优质大宗货,非奢侈品。

规则与利刃:

“四万石,分作四百份,每份一百石!”

“起拍价——每份八百金!”

(参照昨日优化建议,定为官盐市价数倍,但远低于玉髓盐天价,预留合理利润空间)

核心枷锁(盐引契):

“拍得者,需签‘秦盐阁’盐引契!契载三条:

其一,限售指定郡县,越界者斩!

其二,禁用‘玉髓’之名及包装,违者抄没!

其三,凭‘秦盐阁’签发之木传(运输凭证)通行关隘,传货分离者,货没入官!”

此三条一出,台下哗然!这哪里是拍卖盐,分明是拍卖枷锁下的特许经营权!但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无人离场。

激烈竞价如同金戈铁马的务实厮杀。

理性与贪婪的角力:

竞价不如权贵场豪横,但更加务实、激烈,每一次加价都伴随着精密的利润计算。

齐地海盐巨商(代表:田氏):“八百五十金!” (试图压价)

楚地巨贾(代表:景氏):“九百金!荆楚之地,我景氏通衢!”

巴蜀丹砂铜矿主(代表:卓氏旁支):“一千金!蜀道虽难,吾有千牛之力!”

当竞价胶着,或有小商人试图串联压价时,项离按剑立于高台一侧,目光如电扫过人群,腰间的始皇令牌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