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63章 秦盐阁开业前准备

第63章 秦盐阁开业前准备(2 / 2)

“夫人,”公子欣看向蒙嫣,“烦请您统管所有分店账目收支。

钱先生会派得力账房协助您。每一笔出入,皆需清晰可查,主动按‘十收一’计算盐税,预备上缴少府!”

“钱先生!

你总管全局收支!

四成营运金如何分配(工坊建设、原料、薪俸、运输、安保、店铺成本),

由你精算,报我与夫人核准。所有账册,准备两套:一套‘真实’,一套‘报备’(成本做高,利润做平)。

报备账册需经夫人审核,确保‘合规’!”

“芍药!

你负责指令传达与协调!

我之命令,由你准确、迅速传达到各负责人。同时,密切留意少府、黑冰台来人动向,及时应对!”

“吴先生,

您精药理。继续完善‘养生盐’之说辞,必要时可出具些‘无害’的‘验方’,佐证其效。” (维持高端概念)。

最关键的一步:长安拍卖会(造势、回笼资金、试探):

公子欣目光灼灼:

“待首批五万石精盐囤积到位,立即在长安城举办‘皇家玉髓盐品鉴拍卖会’!”

“给所有咸阳及长安的王公贵族、宗室成员、三公九卿、巨商富贾发烫金请柬!

每张请柬,收费一金!

美其名曰‘席位珍稀,所得充作善款’。” (先赚一笔门槛费,筛选真正有实力的客户)。

“拍卖会由牡丹主持,夫人坐镇。首批拍卖五千石,分百份(50石\/份)进行。起拍价就按官盐十倍设定!营造稀缺、狂热氛围,价高者得!”

多重目的

一是 解决前期巨大投入的压力。

二是 将“秦盐阁”和“玉髓盐”的顶级品牌形象推向极致。

三是摸清权贵们的真实购买力和心理价位。

四是展示“新盐政”的“成功”和“对国库的贡献”,堵住悠悠之口(拍卖所得巨额利润,大部分会“如实”计入上缴国库的六成内)。

项离、王五摩拳擦掌,勘察与安保任务虽重,但有令牌在手,底气十足。

陈铁头深感责任重大,但眼神兴奋,这是匠人的最高舞台。

牡丹自信满满,商业运营是她所长。

蒙娟郑重接过财务监督重任,深知其敏感,决心做好这道防火墙。

钱先生和芍药压力最大,一个管钱袋子,一个当传令枢纽,均肃然领命。

整个计划庞大而精密,众人领命后立刻如精密的齿轮般高速运转起来。

勘察队如离弦之箭:项离、王五持令牌,率混合队伍分头出发。凭借令牌和地方对“皇差”的敬畏,进展神速。优质盐矿、咸泉位置不断被标记在地图上。

工坊遍地开花:选定地点后,陈铁头带领工程队如潮水般进驻。标准化设计图纸被复制多份,木材、石材、砖瓦由赵伯协调源源不断运来。

新建的工坊虽力求效率,但安保围墙格外高大坚固,核心区域更是守卫森严。

“秦盐阁”悄然落子:长安、渭南、咸阳最繁华的街角,三家装修风格统一、透着低调奢华的“秦盐阁”同时开始内部装潢。

黑底金字的招牌蒙着红绸,引人遐想。牡丹奔波于三地,亲自挑选掌柜、培训伙计。

蒙嫣在长安府内设立专门的“盐务账房”,钱先生派来的老账房和蒙家带来的可靠人手共同工作。

每一笔从工坊建设到店铺装修的支出,都被详细记录,分门别类。那“十收一”的盐税科目,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新工坊火力全开,雪白的精盐如流水般产出,迅速填满一座座新建的仓库。项离的护盐队日夜巡逻,明岗暗哨密布。

五万石的目标,在高效的运作下,稳步推进。

烫金镶边的精美请柬,由芍药安排可靠人手,送达各家权贵府邸。

“皇家玉髓盐品鉴拍卖会”、“席位有限,一金为凭”、“所得善款,充盈国库”等字样,成功挑起了顶级圈子的好奇与攀比之心。

一金对这些人不算什么,但“资格”本身就成了身份的象征。

请柬迅速被抢订一空,预售金就收入数百金!

长安城暗流涌动:

权贵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拍卖会上豪掷千金,既为那传说中的“玉髓盐”,也为在始皇关注的新政中露脸。

少府的探子和黑冰台的耳目,以“协助”、“监督”之名,频繁出现在工坊、仓库和“秦盐阁”筹备处。

公子欣府上下,对这些人恭敬有加,账目、名册随时备查,显得无比“坦荡”和“高效”。

李斯、赵高冷眼旁观,他们不信公子欣会如此“老实”,但暂时找不到破绽,只能等待拍卖会这个“照妖镜”。

私盐贩子和地方豪强则感到了灭顶之灾的寒意,开始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公子欣立于长安城头,望着城外新建工坊升起的袅袅青烟,手中摩挲着那枚冰冷的玄铁令牌。

五万石精盐正在仓库中沉睡,一场席卷帝国财富与权力的拍卖会即将开场。

这是始皇画下的牢笼,也是他亲手打开的棋盘。下一步,他将用这白色的棋子,落下怎样惊心动魄的一着? 风暴的中心,反而显得格外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