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到底花落谁家(2 / 2)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蒙嫣身上:

背景:蒙氏家族,大秦顶级将门(蒙恬、蒙毅),深得始皇信任,地位尊崇又非外戚(如楚系),是始皇能接受的联姻对象。蒙毅就在现场,态度至关重要。

才学方面:精通法家典籍和秦律,务实理性,思维清晰。这和自己要搞的“技术改革”、“制度建设”有潜在的契合点(至少不会像儒家才女那样强烈反对)。

性格方面:气质沉静,眼神聪慧而不外露,显得稳重内敛,有主见但不张扬。这种性格,既能履行始皇期待的“规劝”、“稳定内宅”之责,又可能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对“异常”的接受度或许更高?)。

风险与机遇:蒙家立场相对中立(目前未卷入扶苏、胡亥之争),蒙嫣本人看起来也不是狂热的政治投机者。若能建立一定信任,或许能化“监视”为某种程度的“合作”或“理解”?至少沟通起来不会太困难。

就在欣暗自权衡时,大臣们也开始了微妙的“推荐”:

李斯(对始皇低声):“陛下,冯媛小姐琴艺超绝,性情温婉,持家有道;王芷小姐书艺精湛,端庄贤淑,皆是长安君良配。尤其王家,世代忠良…” (推荐传统贤妇,强调可控性)

王绾(微笑附和): “老臣孙女芷儿,性情最是柔顺知礼。” (自荐,稳字当头)

蒙毅(沉稳开口,目光扫过侄女蒙嫣):“陛下,长安君所行之事,新法迭出,关乎国计民生,其府邸运作,亦需严谨法度。臣观诸淑女,蒙嫣自幼习律,明法度,知权衡,性情沉稳,或能于内宅襄助长安君,使其行事不逾矩,更合朝廷法度。” (精准定位,将蒙嫣的“法家素养”与欣的“祥瑞创新”需求挂钩,强调“合规”与“辅助治理”功能!)

蒙毅的话,如同点睛之笔,瞬间拔高了蒙嫣的竞争力!在始皇心中,一个懂法度、能理性规劝欣“不逾矩”的儿媳妇,远比只会琴棋书画的贤妇有价值得多!

始皇(目光在蒙嫣、冯媛、王芷三人身上逡巡,最终定格在蒙嫣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深意):蒙毅的提议正中下怀。蒙家忠诚可靠,蒙嫣本人展现出的冷静、理性和对法度的精通,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规劝者”和“稳定器”。既能完成监视任务,又能以其务实特质,或许真能“襄助”而非“掣肘”欣的“祥瑞”事业?更重要的是,蒙家立场超然,不会轻易卷入皇子纷争。

始皇(缓缓开口,一锤定音):“蒙卿所言甚是。长安君府,新法初行,确需明法度、知进退之人主持中馈,规劝辅佐。蒙嫣,才识兼备,性行淑均,深谙律法精髓,堪为长安君良配!”

他转向欣,语气不容置疑:“欣儿,朕观蒙嫣,沉稳有度,与你正相宜。朕便为你二人赐婚!择吉日完婚!”

蒙嫣在众人或羡慕、或了然、或深思的目光中,恭敬出列,盈盈下拜:“臣女蒙嫣,谢陛下隆恩!” 声音清冷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欣也立刻收敛心神,做出欣喜(强装的)感激状:“儿臣谢父皇!父皇圣明!”

各方反应:

蒙毅:面色平静,眼底深处却有一丝如释重负和深远的考量。这步棋,成了。

李斯、王绾:略感失落,但始皇心意已决,只能恭贺。

其他贵女及家族:心思各异,羡慕有之,嫉妒有之,暗自庆幸(如周蕙、项薇家族觉得未必是好事)亦有之。

胡亥(角落冷笑):“蒙家?哼,我那好弟弟倒是会挑靠山!不过…蒙家又能护你几时?”

徐福(捻须微笑):“蒙氏女…此女性情刚毅冷静,不好糊弄啊。看来去长安‘参详’,又添了几分趣味(难度)。”

公子欣他成功“选择”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监军夫人”——背景够硬能挡明枪暗箭,性格冷静能沟通(也许),懂法务实或许能理解他的“技术改革”。但挑战同样巨大:如何与这位精明理性的法家贵女相处?如何在她的“规劝”和“法度”下继续自己的计划?如何将潜在的“监视者”转化为可能的“同盟者”或至少是“理解者”?洞房花烛夜,恐怕就是新一轮智斗的开始。带着这位“始皇钦定、法度化身”的夫人回长安,欣的钢丝绳,走得更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