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穿过幼儿园的纱窗,在教室的窗台上投下一片斑驳。五岁的知雪踮着脚,盯着窗台上的小绿萝——那是老师昨天宣布的“植物小管家”任务里,分配给她的“专属植物”。
“知雪,以后这个小绿萝就交给你啦!”张老师蹲下来,把喷壶塞进她手里,“每天早晨浇半壶水,每周五把它搬到阳台晒晒太阳,好不好?”
知雪用力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绿萝油亮的叶子:“我保证,我会照顾好它的!”
系统提示音恰在此时响起:
【检测到宿主宝宝接受“植物小管家”任务,触发\"责任感\"系列任务。】
【任务一:理解“责任感”的含义——答应的事要做到,照顾的东西要用心。】
【任务二:记录宝宝首次主动承担“长期责任”并完成养护事件。】
【奖励:解锁\"成长勋章——小责任人\",可定制责任场景浮雕;家庭成员获得“责任引导力+100”。】
第一次疏忽:新叶打蔫了
前三天,知雪确实做到了。她每天早早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给绿萝浇水,放学时还会和它说“明天见”。可到了第四天,情况变了——
那天下午,隔壁班的小美带了新玩具,邀请知雪一起去玩“过家家”。知雪玩得太入迷,把“照顾绿萝”的事抛在了脑后。等她想起时,已经放学了。
“哎呀,忘记浇水了!”她急得直跺脚,可老师已经锁门了。
第二天早晨,知雪第一个冲进教室,直奔窗台——绿萝的叶子蔫蔫的,最上面的新叶卷成了小筒,像受了委屈的小嘴巴。
“知雪,绿萝好像不太精神。”张老师走过来,轻轻摸了摸叶子,“是不是忘记浇水啦?”
知雪的脸涨得通红,小声说:“我…我和小美玩过家家,忘记了…”
家庭责任课:原来“照顾”是承诺
回家的路上,知雪一直低着头:“妈妈,我把绿萝弄坏了…”
赵晗意蹲下来,掏出手帕擦她脸上的汗:“宝宝,我们先去看看家里的植物吧。”
客厅的多肉盆栽里,奶奶正拿着小喷壶给玉露浇水:“小雪来啦?看奶奶的多肉,每天都要喝饱水,不然会皱巴巴的。”
沈益晖指着阳台的茉莉:“爸爸上周出差,忘记给茉莉浇水,结果它的叶子都黄了,现在还在慢慢恢复呢。”
“所以呀,”赵晗意摸摸知雪的头,“责任感就是‘答应的事要做到’,就像我们对小绿萝的承诺——它会努力长大,我们也要努力照顾它。”
家庭会议:制定“小管家计划表”
当晚的家庭会议上,知雪搬来小黑板,全家一起讨论“责任”:
爸爸的责任:“修家里坏的东西,比如台灯、水管。”
妈妈的责任:“每天做饭,给全家人准备干净的碗筷。”
奶奶的责任:“浇花、喂楼下的流浪猫。”
知雪的责任:“照顾教室的小绿萝,每天浇水,每周晒太阳。”
沈益晖拿出彩笔,在白板上画了一张“小管家计划表”:
早晨7:30 浇半壶水
周五放学 搬到阳台晒太阳
每天和绿萝说“早安”“晚安”
知雪郑重地在计划表上按了个小手掌印:“我会按这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