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姐眼睛亮起,“算算当然算了。”
她刷刷几笔在本子上登记下来。
同时继续问,“还有其他的吗?”
宋茵继续回答,“我三岁就开始学外语,俄语,英语,法语,我都会一些。”
她这个会一些是谦虚的说法了。
身为沪市前首富的孙女,她从小接受的外语教育,那都是一对一的名师教导。
可以说这几门外语她都是精通无比。
王大姐呀了一声,“你还会说洋人的话啊?”
“这么了不起呢!”
胡春华又在一旁插嘴,“用革命同志的血汗钱去学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胡春华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王大姐语气里带着些愠怒。
胡春华缩了缩脖子,明显的还不服气。
宋茵笑了笑,“这位同志,恰好相反,我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接济贫苦百姓,从未用过贫苦大众的一分血汗钱。”
他们老宋家以前做的生意,虽然包罗万象,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他们从来不坑穷人的钱。
所做的生意也都是一些外贸,进出口之类的买卖。
说完这些,她看了看王大姐,请她有合适的工作联系自己,便转身离开了家属办事处的办公室。
宋茵走后,办公室里王大姐狠狠地瞪了好几眼胡春华。
“你那张嘴一时不乱胡咧咧,就不舒服是不是?”
“大姐,我也不是乱说呀,我说的都是事实,她本来就是黑五类资本家大小姐……”
“你还说?”
王大姐很不高兴,“你信不信你这话传到周团长的耳朵里,他让你过不了好日子?”
胡春华不太相信,却又有些害怕。
“至于吗?不就是几句话而已!”
这还真是闲言碎语落不到自己的身上,就觉得没关系。
王大姐呵呵冷笑。
跟这种没有脑子的人,她也不想多说了。
整理好了宋茵的资料,便去翻阅能够给部队家属提供工作岗位的单位,看看有没有什么单位合适的。
宋茵从办公室这边走回家,路上顺道去了蔬菜供应站。
凭着票买了两颗大白菜,五斤土豆与五斤白萝卜。
这里的菜真少,能供应的也就这么多。
这些土豆跟白萝卜还有大白菜,他们得吃上两三天才行。
宋茵想到这儿,忍不住叹了口气。
家属院的供应站东西都这么少,也不知道爸妈农场那边情况怎么样?
会不会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吃上一次饱饭?
宋茵想到这,有些难过。
也不知道他们申请去探望爸妈的报告,什么时候才批复下来?
她之前给爸妈寄过去的信,他们是否收到?
在距离家属院二百多公里的山区农场。
宋国安与万丽云,正在农场干活。
西北的春天还很冷,他们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哆嗦着身子,在地里挖那洞的硬邦邦的土。
已经劳作了三年的夫妻二人,虽然说现在的速度算不上快,但是比起三年前,那就好太多了。
而且,他们在得知大女儿回来了,还把弟弟妹妹接到了一起生活,那一直压在夫妻二人心头的重担,也松了下来。
只要三个孩子好好的,他们夫妻就算死在这农场,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宋国安,万丽云,有你们的信。”
农场的邮递员站在田坎上,大声的喊着他们。
宋国安连忙抬起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看到邮递员,他放下锄头,快步走过去。
与他一起劳作的其他下放成员,见状都忍不住心里嘀咕,这宋家不是已经没人了吗?
谁给他们寄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