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回响与侵蚀(1 / 2)

第十三声钟声如同一把生锈的巨锤,狠狠砸在书库的寂静之上。声音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撕裂布帛般的刺耳质感,穿透耳膜,直抵灵魂深处。艾文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手中的《夜访者日志》差点脱手掉落。

随着这第十三声钟响,整个书库的光线骤然扭曲。那原本清冷均匀的月华般的光晕,此刻变得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起层层叠叠的波纹,光影交错,虚实难辨。书架投下的阴影不再是静止的,它们开始蠕动、拉伸、变形,像是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在波动的光晕中张牙舞爪。

规则六提到的“不要核对时间”在此刻失去了意义,因为时间本身似乎已经错乱。挂钟的指针在疯狂逆时针旋转后,停在一个完全不可能的角度——介于数字三和四之间,微微颤抖着,发出细微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界限的模糊……”艾文想起陈教授的话,心中骇然。这就是规则崩坏的时刻!

他紧紧攥住《夜访者日志》,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凭借。他必须立刻阅读,在这诡异的、不知会持续多久的异常状态中,找到线索!

他背靠着那个转角书架,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翻开了日志的深蓝色封面。

里面的字迹五花八门,墨水颜色各异,显然来自不同的“访客”。记录的内容比《庚辰年失踪者名录:附录》更加直接、更加绝望,充满了临死前的恐惧、困惑以及……某种诡异的“同化”过程。

“第37位夜访者,进入第七夜。我发现书架上的书开始对我‘说话’,用的是我童年遗忘的儿歌调子……”

“卡面上的纹路在生长,像藤蔓一样缠绕我的手指,冰冷刺骨。我试图撕掉它,但它好像长进了我的皮肤……”

“假管理员今天告诉我,只要我愿意‘留下’,就能获得永恒的知识。我差点就信了……幸好口袋里的便签及时发烫,提醒了我。”

“钟声!我听到了十三声!墙壁在融化!我看到……我看到我自己的背影走在历史区的书架间,穿着古代的服饰……”

“规则是保护,也是囚笼。但打破规则的瞬间,即是消亡的开始。‘本源’不可直视……”

“它们不是书,是棺材。我们才是被阅读的文字……”

这些碎片化的记录让艾文毛骨悚然。书库的侵蚀远不止是物理上的危险,更是精神上和认知上的扭曲。它玩弄记忆,模仿声音,甚至制造出时间错乱的幻象(或者不是幻象?)。

他快速翻阅,寻找关于“生路”或者“回响”的线索。终于,在日志接近末尾的一页,他看到了一段用极其潦草、几乎难以辨认的笔迹写下的话,墨水是暗红色的,像是干涸的血:

“十三响是危机,也是裂隙。规则沉睡,真实浮现。注意‘回响’——那些被遗忘的、被‘归档’的痕迹,会在此时短暂重现。找到属于你的‘回响’,那可能是钥匙……但小心,别被其他的‘回响’拖走……它们渴望‘载体’……”

回响?被归档者的痕迹短暂重现?

艾文猛地抬头,看向波光粼粼、阴影蠕动的书库。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

不是假管理员的诱惑,也不是书页的翻动,而是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哭声断断续续,来自历史区的方向,带着无尽的委屈和恐惧。

紧接着,另一个方向(科学区)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是两个男人的声音,内容模糊不清,但情绪异常激动。

更远处,空白区那边,似乎有沉重的、拖拽着什么物体的声音……

这些就是“回响”?过去那些在此地遭遇不测的人们留下的痕迹?

艾文的心脏狂跳。找到属于你的“回响”?什么是属于他的?他第一次进入书库时,几乎什么都没做。除了……那本《庚辰年疑案汇编》,以及那行与他笔迹相似的字!

他立刻朝着历史区的方向冲去。光线和阴影的扭曲让他步履维艰,仿佛在胶水中行走,周围的景象光怪陆离,书架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有时他甚至能看到一些半透明、穿着不同时代衣物的人影在书架间茫然穿梭,但一眨眼又消失了。

小女孩的哭声引导着他。他终于来到了之前取阅《庚辰年疑案汇编》的书架附近。哭声在这里最为清晰。

然后,他看到了。

书架旁,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看不清面容的小女孩的虚影,正蹲在地上,用手指一遍遍地在地上划拉着什么。她的身体是半透明的,随着光线的波动而闪烁。

艾文小心翼翼地靠近。他看清了地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但能辨认出是反复书写的一句话:

“爸爸说在历史里等我……我找不到……”

历史里等我……艾文如遭雷击!这和他看到的那句“他们不是失踪,是被‘归档’了”何其相似!这个小女孩,也是失踪案的受害者?她的父亲……难道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