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继续跟进,亏损窟窿会越来越大,而且看不到尽头。
这完全是一场烧钱换规模的游戏。
她翻到后面几页,展示了更详细的数据对比。
更令人担忧的是,迅聊支付的用户增长曲线并没有因为巨额亏损而放缓,反而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凭借其强大的地推和更直接的现金补贴,增速已经超过了我们。
我们的优势目前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自有生态体系内。
云游沉默地看着报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办公室内气氛压抑。
他能想象到石磊在对面是如何不计成本地往里砸钱,对于那个偏执的对手来说,短期亏损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他要的只是市场份额和用户习惯。
“我们的资金还能支撑多久?”
云游抬起头,冷静地问道。
按照目前每月超过数亿的烧钱速度。
李静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即便集团现金流健康,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严重挤压了其他业务的利润和研发投入。
如果迅聊持续加码,我们的财务压力会非常大。
孙总那边的技术投资和吴总的物流网络建设,都需要巨额资金。
她顿了顿,提出了最核心的担忧。
云总,我们必须认真评估,这种单纯依靠补贴的恶性竞争是否可持续?
我们是否有可能找到另一种方式,来构建支付业务的护城河,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
云游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阳光明媚,但他看到的却是支付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和真金白银的快速蒸发。
李静的汇报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因高速增长而产生的些许乐观。
他知道,支付是必争之地,绝不能退。
但如何争,需要策略。
“补贴不能停,但要更聪明。”
云游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第一,我们的补贴要更精准,从‘撒胡椒面’转向针对高频支付用户和核心潜力商户的定向补贴,提高资金效率。
第二,加快‘叮叮支付’与‘四海生态’内其他场景的深度融合,例如 “即将上线的” 的‘四海出行’、线下生鲜超市等,创造独家支付场景,这是迅聊无法靠补贴复制的。
第三,技术层面,必须进一步提升支付的成功率、安全性和便捷性体验,这是留住用户的根本。
他看向李静:“静总,财务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也必须严格控制预算。
我要你每周给我一份详细的支付业务损益和市场份额动态报告。”
“明白!”李静郑重地点点头。
李静离开后,云游再次看向那份报告。
支付领域的暗流比想象中更加汹涌。
石磊的穷追不舍,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更预示着未来围绕移动入口的争夺将愈发残酷。
这不仅是一场烧钱大战,更是一场关于生态控制权的终极较量。
谁掌握了支付,谁就掌握了未来商业世界的阀门。